(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調查顯示:今年首季香港中小企業營商指數回升
中新社香港1月31日電 (記者 戴小橦)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生產力局)31日公布2023年首季“渣打香港中小企領先營商指數”調查結果,本季指數回升2.5至46.7,反映逐步“通關”及放寬社交距離等措施,為香港中小企業迎來曙光。
調查結果顯示,本季綜合營商行業指數方面,十一大行業中,除了“運輸、倉庫及速遞服務業”及“住宿及膳食服務業”輕微下跌,其余九個行業均錄得升幅。其中,“金融及保險業”及“建造業”錄得較為顯著的升幅。投資趨勢方面,有九成中小企預期本季整體投資額會維持或上升,當中占比最高的行業為“社會及個人服務業”“金融及保險業”“專業及商用服務業”及“進出口貿易及批發業”。
有關香港中小企業對于將業務拓展至大灣區內地城市的看法,調查發現受訪中小企業中有11%已經在大灣區內地城市有銷售業務,當中41%表示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的營業額占其總營業額一半或以上;34%表示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的營業額占其總營業額的20%至49%。另外,已經在大灣區內地城市進行采購、生產和使用外判服務的中小企業分別占27%、13%和6%。另外,受訪中小企業中有24%表示因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已經或者考慮將業務進一步拓展至大灣區內地城市或增加投資。
香港生產力局首席數碼總監黎少斌表示,香港于2022年第四季度復辦多場國際盛事活動,為復常邁出重要一步,而特區政府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及入境防控的安排,讓市場出現預期之內的正面反應并反映于指數結果,調查還顯示不少中小企預計會增加本季投資額,反映商界正逐步重拾投資信心。
黎少斌指出,香港逐步恢復與內地免檢疫“通關”,相關措施有助促進香港及內地的經濟活動及人員往來。隨著內地逐步復常,預計內地今年的國內生產總值會明顯增長,為香港中小企業拓展大灣區內地城市提供有利營商環境及條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