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路演票被炒至2200元?復蘇中的市場更需呵護
定價該怎么定、限定在什么樣的區間里,這些還是應該由影院和片方掌握,不能任由黃牛胡作非為。既然組織了路演,那就應該組織好,絕不可敷衍了事
(資料圖片)
《流浪地球2》無疑是今年春節檔最受關注的電影作品之一,不僅在票房和口碑上得到雙豐收,也打破了續集電影不如前作的“怪圈”。驕人成績的獲得,當然和主創團隊的努力與付出分不開。從正月初五(1月26日)開始,主創團隊就輾轉于各大城市路演,與粉絲見面交流,準備12天走12座城。
然而,很想和該片主要演員及創作者見見面的觀眾卻發現,通過公開渠道很難買到路演的票,而部分城市站的路演票價最高已被黃牛叫到2200元一張,且位置隨機分配,甚至還能與《流浪地球2》到場的主創人員合影,有黃牛稱與劉德華合影4萬元、與吳京合影2萬元。這讓很多該片的影迷和粉絲難以接受,業內專業人士也指出,炒作路演票,有可能給高質量影片造成負面影響,順帶傷害粉絲。
乘興而來的影迷敗興而歸,確實很影響他們的熱情。此類事件出現,也給電影本身帶來了不太正面的感觀。要看到,影迷的熱情和路演熱度這么高,不僅源于《流浪地球2》自身的藝術質量過硬,也和中國電影市場在春節檔的強勁反彈、快速復蘇有關。但春節檔的強勢表現,似乎還不足以宣告中國電影市場已經完全“回血”。
單看《流浪地球2》,據悉其初期預計制作成本為6億元,目前有說法稱最終成本為11億,另有宣發費用2億,該片的票房需要達到39億元才能回本。如果此說法為真,那還只是回本,尚不敢談盈利,這可能也就解釋了,明明勢頭喜人,該片主創為什么還要忙著在各地路演。
也因此,對于中國電影的市場行為,不應該隨意下結論,也別忙著批判,當下的我們更應該珍惜和呵護。路演的根本目的還是吸引更多觀眾到影院來觀影,試想,如果主創團隊和影院大張旗鼓地宣傳,而最終無人問津,這樣只會給市場帶來打擊和傷害。客觀地說,中國電影還在恢復元氣的過程中,而這個過程也是最需要呵護的。
關于《流浪地球2》的路演,既然影片每天上座率有保證,而且口碑也得到了影迷的肯定,片方想必不會在路演上劍走偏鋒,畢竟比起票房,路演的收入只是杯水車薪。同樣,影院一般也不想因為路演的風波而影響到影迷熱情,這等于搬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主要問題恐怕還是出在承辦各城市路演的組織人員身上,有人將票放給黃牛想趁此機會撈一筆,而黃牛也借機哄抬市場價格,造成了路演的亂象。
說到底,整治這一不良傾向,還是要從規范市場的規則入手。從路演的組織和流程來看,影迷有機會和劉德華、吳京等演員合影、交流,還能在公開場合發言,因此票價相對較高,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只是,定價該怎么定、限定在什么樣的區間里,這些還是應該由影院和片方掌握,絕不能任由黃牛胡作非為。一句話,既然組織了路演,那就應該組織好,絕不可敷衍了事。
縱觀這個春節檔,并非每一部電影都能像《流浪地球2》一樣取得好成績,有的影片本身有可圈可點之處,但因為競爭的激烈而遭受了一定挫折。這也提醒我們,中國電影市場的健康發展,不可能單單依靠某一部影片或者某幾位演員,最關鍵的還是要讓更多觀眾心甘情愿地掏錢買票。哪怕只是一場電影的路演活動,也要讓影迷感到滿意,保護觀眾的觀影熱情,呵護復蘇中的電影市場。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余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