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情況!內地也遇招工難!多地鼓勵外出人員返鄉就業
(相關資料圖)
作者:林小昭
今年春節,打工人回家過年的比例相當高,春節期間,不少地方也紛紛推出鼓勵返鄉就業的舉措,返鄉就業、就近就業的人越來越多,各地之間用工競爭激烈。
正月十六,剛過元宵節,“春風送真情 援助暖民心”上饒市2023年春風行動暨就業援助月專場招聘會在廣信區吾悅廣場火熱開啟。上饒為企業、求職者搭建對接溝通平臺,讓廣大求職者盡快實現就業增收。
該招聘會還設立了政策咨詢區,提供政策咨詢、法律援助、勞動關系協調、健康監測等一攬子就業服務。進一步幫助求職者與用人單位進行匹配,多層次多角度滿足各類群體的就業需求,鼓勵各類人才家門口就業創業。
在江西贛州,今年春節前后,贛州繼續推進“孩子喊父母回家上班”行動。此前1月30日,贛州市崇義縣婦聯聯合多家單位舉辦“春風送溫暖,就業送真情”暨“孩子喊父母回家上班”招聘會。此次招聘會共有112家企業與個體經營戶參加,發布崗位1981個,吸引了大批婦女群眾進場求職。
2月3日,湖南常德市舉辦2023年“春風行動”大型招聘會暨助企穩工穩崗服務專項行動。常德市人力資源服務中心主任譚勇介紹,該次招聘會,返鄉就業人員占比50%以上。
根據湖南當地媒體報道,日前,《湘潭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支持外出人員返鄉創業就業實施方案》正式印發,湘潭市將從3個方面,出臺16項具體政策措施,給返鄉創業就業人員提供實實在在的支持和優惠。其中,將實行返鄉人員精細服務。允許失業人員在常住地、就業地、參保地進行失業登記,同等提供職業指導、職業介紹等基本公共就業服務,落實就業扶持政策,每年至少為有就業意愿的返鄉人員推薦3次崗位信息、提供1次職業指導、提供1次技能培訓,促進盡快實現轉崗就業。
1月30日,貴州松桃苗族自治縣2023年春風行動暨就業“援助月”現場招聘會在該縣世昌廣場舉辦。當天,20多家用工企業為市民提供了7000多個工作崗位,讓外出返鄉人員實現“在家門口就業”,掀起返鄉就業熱潮。
各地返鄉就業熱潮的背后,一方面是隨著沿海發達地區土地、勞動力等綜合成本的上升,部分產業向中西部轉移,中西部的工業化和城鎮化加速,不少中西部地區的人口回流明顯。
比如重慶市統計局去年4月公布的2021年重慶人口發展概況顯示,外出市外人口412.56萬人,較2020年減少5.00萬人,這也是自2013年,重慶首次出現外出市外人口減少現象后連續第八年保持外出市外人口總量減少態勢。
安徽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0年人口普查時安徽省人口回流2萬人,2021年增加到9.7萬人,對常住人口增長貢獻率由18%上升為97%。
此外,目前已有廣西、重慶、甘肅、青海、江西、貴州6個省份公布了2022年人口數據,均為中西部省份。值得注意的是,在2022年全國人口減少85萬的情況下,這6個省份均實現正增長。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對第一財經分析,去年沿海受疫情影響,人口外流的省份有部分人口回流,未來中西部地區發展機會增多,這些人可能留在當地就近就業,就近就業可以更好照顧家庭。
從收入差異來看,雖然沿海發達地區的工資水平高一些,但在家鄉附近就業,生活習慣更為接近,交通更為方便,可以經常回家,可以照顧到老人和小孩。
另一方面,隨著沿海產業向中西部轉移,中西部不少地區對用工需求增大,一些地方也出現了用工緊張問題。江西省社會科學院經濟所所長麻智輝對第一財經分析,用工緊張的情況不僅在沿海存在,在江西也存在。“我們去江西的園區調研,很多企業招不到工。這與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工資上升的空間較小有關。工資漲不上去,招工就比較難。”麻智輝說。
安徽省社會科學院經濟所區域研究室主任林斐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在安徽一些工業園區調研發現,缺工現象也十分突出,主要是普工缺口很大。這些年中西部承接了沿海不少產業轉移落地,其中很多產業對勞動用工需求很多,雖然以前勞動力十分富裕,但現在安徽一些企業多的工業園區出現了招工難問題。雖然這些工業園區也會到西部的云貴等地招工,但主要還是吸引本地人就近就業、在家就業。
林斐說,就近就業、本地就業也存在兩極分化的問題,即好的企業不愁招,環境條件差一些的、傳統制造企業的招工比較難,招的工人年齡普遍比較大。因此,總體上,回流的外出務工人員的年紀要普遍偏大一些,而很多年輕人還是希望到外邊的大城市、發達地區就業。
林斐分析,中西部很多地方在承接產業轉移、鼓勵返鄉就業的同時,還需要提升城鎮化的水平和質量。現在很多工業園區缺少生活配套,與城區分隔開來,滿足不了年輕人的需求,脫節比較嚴重。因此工業園區要做好配套,做好交通、就醫、就學、生活等相關配套,提升產城融合的水平。比如在縣域的工業園區要和縣域城區相融合,要成為城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才能進一步吸引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