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企探索豆粕減量替代模式 力促節糧降耗
本報記者 蔣政 鄭州報道
(相關資料圖)
減少糧食損耗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途徑。我國眾多生豬養殖企業積極探索豆粕減量替代的技術模式,努力實現節糧降耗。
牧原股份日前發布公告稱,將與元素驅動(杭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元素驅動”)簽署合作協議,大力發展低蛋白日糧技術推進替代資源研發生產,促進節糧降耗。
布瑞克·農產品集購網高級分析師徐洪志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豆粕減量工作以及低蛋白日糧技術,需要做大量的基礎研究,對于企業的研發能力要求很高。頭部企業在該領域更具優勢。
記者注意到,此次與牧原股份合作的公司與西湖大學聯系緊密。元素驅動創始人張科春為西湖大學導師,也是西湖大學牧原集團聯合研究院的核心PI(主要研究者)。且該公司股東名單中包括西湖教育基金會。
事實上,包括新希望、溫氏、揚翔等企業正在積極開展相關研發實踐,逐漸摸索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糧技術、雜糧雜粕型多元化日糧技術以及精準配方高效加工技術等模式。多位行業人士均表示,通過原料替代豆粕,提高飼料轉化效率,不僅可以降低養殖成本,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還可以實現節糧降耗,為保障糧食安全貢獻力量。
牧原股份發展低蛋白日糧技術
2月3日,牧原股份發布公告提到,同意其子公司河南牧原合成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設立子公司河南宛興合成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同時與元素驅動簽署合作協議,共同合資成立一家有限責任公司。通過依托元素驅動的專業生產技術,大力發展低蛋白日糧技術,推進替代資源研發生產,促進節糧降耗,增強公司的綜合盈利能力。
牧原股份此次的合作企業元素驅動,與西湖大學關聯密切。該公司實控人張科春在2010年被明尼蘇達大學化學工程與材料系聘為助理教授,2016年晉升為化學工程專業終身副教授。2019年全職加入西湖大學創建生物制造和新材料實驗室。
另據天眼查顯示,元素驅動股東包括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會和上海高瓴辰鈞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其中,西湖教育基金會是西湖大學的舉辦方及西湖大學捐贈基金的籌資主體。上海高瓴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執行合伙人是上海高瓴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系高瓴資本旗下的主要投資平臺。
牧原股份與元素驅動合作亦有跡可循。2020年7月,西湖大學牧原集團聯合研究院成立,后于2022年4月掛牌。彼時披露的信息稱,雙方將在智能化、環保、疫病防控、營養研發等領域開展前瞻性的科學研究合作。張科春就是上述研究院科研隊伍的核心PI(主要研究者)。
多位行業人士表示,上述合作是牧原股份借助西湖大學的科研實力,在低蛋白日糧技術等方面尋求突破,并最終實現豆粕減量替代和節糧降耗。
開展豆粕減量替代是一項技術密集型工作。多家企業相關負責人解釋稱,高蛋白含量的飼料可以提高動物生產效率,縮短其生長周期。而豆粕因其蛋白含量高、氨基酸組成與動物需求相近,成為我國畜禽飼糧的重要原料。要開展豆粕減量替代,需要有效降低飼料中豆粕占比,以及開發和應用非常規蛋白原料,替代豆粕原料。同時,飼料轉化需要對雜粕的營養成分和消化吸收率進行分析,需要做大量的基礎研究。
記者注意到,牧原股份一直都在推廣低蛋白日糧技術,通過剔除飼料中多余的非必需氨基酸,降低豆粕使用量。該技術也是牧原股份降低豆粕使用量、實現節糧降耗的主要手段之一。
另在農業農村部于2022年披露的豆粕減量替代技術應用典型案例中,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豬低蛋白日糧應用就位列其中。
牧原股份在2022年12月15日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提到,公司未來希望通過增加各類氨基酸使用持續降低豆粕用量。基于公司當前及未來潛在的氨基酸使用需求,公司成立相關生物合成企業,探索對于部分自身用量較大的氨基酸實現合成量產,以降低自身生產成本,強化供應鏈管理與穩定性。
豬企的豆粕減量替代術
徐洪志告訴記者,在生豬養殖成本中,飼料成本占比約為50%~60%。豆粕成本因配比不同,所占比重有較大差異。按當前配合飼料豆粕含量15%,豆粕采購成本4880元/噸推算,占飼料成本的比例約為40%~45%。
溫氏股份方面告訴記者,當前飼料原料尤其是豆粕價格處于歷史高位,飼料成本高企導致畜牧企業經營壓力增大。豆粕作為主要的飼料蛋白原料高度依賴進口,推行豆粕減量技術,促進養殖業節糧降耗,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對提升畜牧企業競爭力發揮重要作用。
揚翔股份方面也提到,在養殖過程中,飼料成本占總成本的60%~80%,其中,豆粕在飼料配方中的占比大約為20%,用量相對較大,豆粕價格上漲會在一定程度上帶動飼料價格上漲。降低對豆粕的用量,可以從根源上降低成本。
“目前較為成熟的豆粕減量替代技術模式包括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糧技術、雜糧雜粕型多元化日糧技術以及飼料精準配方高效加工技術等。”徐洪志說。
農業農村部在2022年9月曾發布通知披露飼料中豆粕減量替代典型案例,其中牧原、新希望、溫氏、揚翔、大北農、海大集團均位列其中。
溫氏股份方面表示,溫氏研發應用畜禽低蛋白多氨基酸平衡技術,通過平衡配方中6~7種氨基酸,大幅降低配方蛋白水平,從而降低配方中蛋白原料的用量;精準評估各種替代蛋白原料的營養價值,并合理使用,降低對豆粕的依賴。
據其透露,2022年溫氏豬飼料中豆粕占比約5%左右,遠低于行業平均水平(16%)。豬飼料產量700多萬噸,節省豆粕用料70多萬噸。
揚翔方面表示,公司主要通過應用凈能和可消化氨基酸平衡技術降低配方蛋白水平,以及精準評價替代原料,實現豆粕減量。結合產銷飼料量,同比計算揚翔每年減少豆粕使用近30萬噸。
新希望則是在數字糧倉與節糧行動的配方節糧環節,通過適當降低豆粕等高價、進口蛋白原糧使用量,通過添加合成氨基酸保證合理的氨基酸平衡。在今年1月9日,該公司還牽頭設立了“飼料節糧科技創新聯合體”,號召更多企業參與“節糧專項行動”以降低用糧消耗。
“在保障我國居民口糧供給的前提下,充分開發利用其他糧食油料作物及其副產品,推進豆粕減量替代,構建適合我國國情的飼料配方結構,減少我國飼料工業對單一飼料原料的過分依賴,保障動物口糧安全,已經非常必要和非常緊迫了。”徐洪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