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綜合 > 產經 >

          每日信息:讓農民增收更有底氣

          讓農民增收更有底氣

          祖國版圖的雄雞尾端,額敏河從塔爾巴哈臺山奔涌而下,把平坦肥沃的塔城盆地滋養成“塞外江南”。那里水草豐茂、宜耕宜牧,是新疆的糧食、油料和肉類主產區之一。

          鄉村振興的路上,富民產業如何培育?就業增收如何保障?農產品加工業如何提升?初春時節,記者行走在塔城地區的田間地頭、工廠車間,探尋這些問題的答案。


          (相關資料圖)

          種植結構,怎樣調

          2月6日上午,記者冒著小雪來到塔城市恰夏鎮時,看到田地里還蓋著厚厚雪被,但春耕備播已經如火如荼地展開。農資店里,兩輛卡車正在卸貨,倉庫里堆滿了各種化肥。

          雖然家里還有“存貨”,但種植大戶肖哲友還是早早地來到農資店,想再購置一批化肥。“這兩年,化肥價格漲得厲害,今年比去年稍微好點,要是再降點就更好了。”老肖說,2021年底,尿素、磷肥、鉀肥價格漲了一波,折算到每畝,要多花費七八十元。

          種糧成本上漲,比較效益收窄,讓肖哲友動起更換種糧品種的念頭。但該種啥?

          恰夏鎮是塔城市最大的農牧鎮。全鎮共有耕地45.1萬畝,人均耕地超過15畝,這在北疆并不多見。

          “過去,人們種地澆地都是大水漫灌,浪費水效益也提不上去。這兩年,我們引導農戶以水定產、以水定需,引導農民增加小麥種植面積,適度發展醬用番茄、籽用葫蘆和打瓜種植,產業結構調整初見成效。”說起種植結構調整,恰夏鎮黨委書記印文軒向記者強調了“節水”和“效益”兩個關鍵詞。

          據他介紹,玉米產量高,但需水量大,每畝需水500方,而小麥每畝需水約300方,這幾年全鎮小麥種植面積穩步增加,冬春小麥加起來超過12萬畝。

          為保障農民種地積極性,各級黨委政府出了不少實招:自治區開建錫伯圖水庫,明年即可蓄水,投用后能緩解恰夏鎮7萬多畝耕地灌溉的難題;組織農牧民提前訂購農資,積極爭取惠農貸款,去年超過7億元;引導種糧大戶參加農業保險,去年7月遭受冰雹災害,1.7萬畝小麥受損,全鎮賠付金額2000多萬元,為農民挽回了損失。

          在確保糧食安全的前提下,如何提高農民種地的比較效益,依據當地資源稟賦發展特色產業,成為當地產業振興的一道必答題。

          90公里開外,裕民縣吉也克鎮庫薩克南村,向陽花種植合作社理事長葛玉東正對村民們的種植意愿進行摸底。

          坐落在219國道旁的庫薩克南村,一直以種植玉米為主。2015年,葛玉東嘗試種了200畝番茄,沒想到大獲成功,結出的果實品質高、品相好,受到醬廠的歡迎。他成立了合作社,很快在村里發展起了萬畝番茄種植基地。

          “最初那兩年,種番茄每畝地能有一兩千元的收入,這兩三年有所下降,算下來也有六七百塊錢。”葛玉東說,只要找準市場、摸對路子,種地有盼頭,日子也有奔頭。

          就業增收,怎么增

          2月8日下午,記者趕到額敏縣郊區鄉甘泉村,只見甘泉村支部書記皇甫愛軍已經被兩撥參觀者團團圍住。眼下,這個村莊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全疆鄉村振興示范村。

          距離縣城不足4公里的甘泉村,共有土地8848畝,農牧民345戶925人。幾年前,這個村還是毫不起眼兒的“普通村”,緣何搖身一變成了“示范村”?

          皇甫愛軍說,變化是從2017年開始的。那一年,村里完成了高標準農田改造,8000多畝耕地有了機械化支撐,走上規模化發展的新路子;不少村民把自家土地流轉出去,從土地上解放出來。

          不種地了,去干啥?成為擺在甘泉村村民面前的首要問題。

          村里積極與勞動保障部門合作,辦起各種技能培訓班,讓一批村民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葉蘭英成了搶手的“金牌月嫂”,一個月上班20天,收入上萬元;劉強帶著幾個貧困戶組成施工隊,一步一個腳印地攬活兒,現在接上百萬元的工程也不在話下;馬方明等10來個村民在火車站、加油站當保安,每月工資也有3000多元。

          還有一些富有闖勁的村民,摸索著開啟了創業之路。他們瞄準建設火車站、工業園區、物流園區的機會,購置了工程機械、運輸車輛和農業機械,用一輛輛車撐起了一個個致富的家庭;開小賣部的馬英俊擴大規模,建起了400平方米的大超市,經營得紅紅火火;在縣城開飯店的李雪芹返鄉開起了“二姐私房菜”,生意日漸火爆。

          而甘泉村則踏上創辦企業的道路。村民代表們奔赴四川成都錦里、陜西袁家村以及內蒙古、河北的“網紅點”“示范村”參觀考察,打開思路。在遼寧援疆資金1300萬元、村自籌300萬元的基礎上,整合項目資金,打造出占地9100多平方米的特色餐飲中心——甘泉里,吸引了成都“李小牛鮮鹵火鍋”和重慶“麻辣百家一口牛燒烤”入駐,還開起了風干酒坊、全家宴,帶動了村民就業和集體增收。

          “我們成功摸索出了一條就業、創業、辦企業的道路,現在全村上下干勁十足,準備借助靠近火車站以及工業園區、物流園區的優勢,進一步做大產業,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皇甫愛軍對未來發展滿懷信心。

          農產品加工業,如何提升

          2月7日,是裕民縣匯河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春節假期后上班的第一天。20多名員工來到老廠房里,精心打掃后告別,今年他們要搬入新廠房,那里建起了全新的自動化生產線,每小時能產5000瓶酸梅湯,相當于老廠房一天的產量。

          裕民縣有著“野生酸梅之鄉”的美稱,當地人一直保留著煮酸梅湯、制酸梅醬的傳統。但其生產加工始終停留在“小散弱”的小作坊階段,很難上規模。

          2019年,當地注冊成立了公司,從事酸梅湯、酸梅醬的生產加工和銷售,90后小伙子于文東出任經理。他們將當地傳統手工技藝與俄羅斯水果茶熬制技術相結合,提升了酸梅湯的口感。但受限于資金和技術,第一年的銷售額只有60來萬元,銷售區域也僅限于周邊。

          裕民縣工信局注意到了這家剛起步的“小不點”,指導企業注冊了商標,改善了包裝設計。更重要的是,工信局帶著企業的產品多次參加展銷會,不斷提高產品知名度。產品銷售額不斷攀升,北京、陜西、四川的客戶都慕名而來。

          裕民縣結合村民庭院大、土地閑置的實際情況,適時啟動了酸梅“百畝萬棵”種植工程。由匯河農業牽頭,與新地鄉、江格斯鄉、哈拉布拉鄉3000余戶農牧民簽訂合作協議,由企業免費向農戶發放樹苗,后期酸梅掛果成熟后全部由企業收購,帶動農戶增收。

          “今年1月,我們在農產品交易會上,簽了1800萬元的訂單。”于文東說,這讓他對今年的發展充滿信心。

          “讓農產品加工業實現新提升,關鍵要有整體謀劃,支持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中小微企業等發展農產品產地初加工,引導大型農業企業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形成產業集聚效應,讓農產品加工增值收益更多地留在縣域,助力鄉村振興和村民增收。”裕民縣工信局局長朱林說。

          (本報記者 尚杰 李慧)

          最新動態
          相關文章
          每日信息:讓農民增收更有底氣
          【全球快播報】土耳其司法部長:已有245...
          世界要聞:想要快遞變快,保障的“腳步...
          【全球新要聞】全球首個碳關稅落地 光...
          更多支持政策將出 2023年光伏新增裝機或超95GW
          民航業開門紅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波多野结衣未删减在线| 欧美交换性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最新免费二区三区| 亚洲色成人网站WWW永久| 蒂法3d同人全肉动漫在线播放| 国产精彩对白综合视频| 一级特级aaaa毛片免费观看 | 国产超碰人人爽人人做| 久久99精品久久只有精品| 欧美精品videosbestsexhd4k| 四虎影永久在线高清免费| 四虎最新永久免费视频| 女人说疼男人越很里寨| 国产一级成人毛片|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色噜噜| 少妇无码太爽了在线播放|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直播午夜精品| 欧美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观看的黄色网址| 青柠直播在线观看高清播放| 国产精品夜夜爽范冰冰| bt天堂网www天堂在线观看| 我被三个老头同时玩| 久久精品国产欧美日韩| 欧美成人免费观看的| 人成午夜免费大片在线观看| 色噜噜久久综合伊人一本|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婷婷九月| 91成人试看福利体验区| 妞干网免费在线观看| 久久一区二区三区99| 最近免费韩国电影hd视频 |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美女隐私免费视频看| 国产午夜av秒播在线观看| 2020欧美极品hd18| 国产超碰人人模人人爽人人喊 | 波多野结衣在线不卡| 农村老熟妇乱子伦视频| 色多多www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