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電力供應“水火兩重天”:內蒙古發電量拔頭籌,川滇下降
電力迎峰度夏即將收官,今夏全國電力供應呈現“水火兩重天”的此消彼長局面。四川、云南等以水電為主的省份發電量持續下滑,內蒙古等以火電為主的省份,發電量持續增長,其中,內蒙古發電量位居全國第一。
內蒙古發電量位居第一
【資料圖】
內蒙古統計局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7月份,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發電量4117.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9%,增速較上半年加快0.7個百分點。7月份,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發電量655.2億千瓦時,創當月發電量歷史新高,同比增長13.9%。
另外,第一財經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庫,1~7月,內蒙古發電量在31個省份中占居首位。梳理最近幾年的數據來看,內蒙古的發電量一直保持高速增長的勢頭。2022年,內蒙古以6440.3億千瓦時,超過廣東位居全國第一。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向第一財經表示,內蒙古是能源大省,煤炭資源豐富,而且相比山西等煤炭大省,內蒙古是煤炭新興開發區域,具有資源優勢,火力發電增長比較快,同時,最近幾年,內蒙古的光伏、風力等新能源發電增長也很快。
數據顯示,1~7月份,內蒙古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新能源發電量853.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3.9%,較上半年加快1.3個百分點,占全部發電量的20.7%。其中,風力發電量同比增長26.9%,增速較上半年加快0.8個百分點,拉動全區發電量增長4.2個百分點;太陽能發電量同比增長6.5%。
往年迎峰度夏電力保供,四川和云南都是主要電力輸出地,通過西電東送通道向東部沿海大量輸送電量,但是,受到上游來水減少等因素的影響,今年兩省發電量卻表現不佳,發電量持續下降,電力供應能力下降。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庫數據,1~7月,四川和云南累計發電量2405.7億和1960.1億千瓦時,分別下降了8%和8.7%。在水力發電旺季的6月和7月,四川當月水力發電量分別下降46.9%和24.5%,云南的當月水力發電量分別下降31.2%和11%。
四川和云南水電裝機容量占全部裝機容量的近八成,造成“靠天吃飯”的境遇。中電聯發布的《2023年上半年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顯示,上半年水電發電量同比下降22.9%,煤電發電量占全口徑總發電量的比重保持在六成,充分發揮兜底保供作用。
在迎峰度夏期間,水電供應的減少帶來火電需求的增長。
中電聯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跨省輸送電量819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1%,其中,內蒙古外送1388億千瓦時,占全國跨省輸送電量的16.9%,同比增長15.7%;四川、云南外送電量同比分別減少12.9%和23.2%,主要因來水偏枯導致水電出力明顯受限以及上年同期基數較高。
專注于電力市場研究和數據分析的成都碩電科技公司發布的報告顯示,7月,四川網供用電累計同比上漲3.3%;水電上網累計同比下降13.1%;火電上網累計同比上升16.6%;新能源上網電量累計同比上升25.5%;外購電量同比去年上升6倍,留川電量同比下降44.6%,外送電量同比下降78.8%。
西電東送格局會變?
四川、云南和內蒙古都是西電東送的主要輸出地。尤其是川滇兩省因為水能資源優勢,在夏季全國電力保供中扮演重要角色。四川省內的大型梯級水電站成為東部沿海地區主要的供電基地。
為了把四川的水電送到東部沿海地區,目前,四川建有6條特高壓線路,包括向家壩-上海、溪洛渡-浙江、錦屏-江蘇、雅中-江西、白鶴灘-江蘇、白鶴灘-浙江特高壓工程。
由于連續兩年的水力發電出力偏弱,加上未來川滇兩省自身用電的大幅增長——去年12月發布的《四川省電源電網發展規劃(2022~2025年)》(下稱《發展規劃》)把該省2025年的用電負荷預測從7100萬提高到了8900萬千瓦,在這樣的情況下,西電東送的格局是否會發生變化?
與四川相對比,內蒙古發電量增長的同時,相關投資還在增長,為未來提供增長后勁。
內蒙古統計局數據顯示,1~7月份,全區固定資產投資保持快速增長勢頭,同比增長31.2%。工業、新動能和風光發電重點領域投資增勢較為亮眼。其中,新能源布局穩步推進,風光發電投資高速增長。1~7月份,全區風力光伏發電投資同比增長80.8%。
不過,林伯強表示,四川和云南這兩年遇到的來水偏少的情況只是暫時的,可能明年就會變化,要在來水量大的情況下再來看電力供應的情況。他認為,西電東送的格局不會變化。
不僅如此,四川省新型電力系統研究院執行董事王永平在最近的公開論壇上演講時表示,四川除了得天獨厚的水電資源以外,第二張名片就是“十四五”“十五五”的新能源規劃,因為水電可能再增加2000多萬千瓦就到了天花板,“握在我們手中能打響的就是新能源”。
今年6月,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縣境內的柯拉一期光伏電站并網發電,這標志著全球首個百萬千瓦級“水光互補”電站正式投產。該電站是雅礱江兩河口水電站“水光互補”一期項目,電站通過500kV輸電線路接入距離50公里、裝機300萬千瓦的兩河口水電站,實現光伏發電和水電的“打捆”送出。
在《發展規劃》中,四川提出,2025年發電裝機規模將達到16560萬千瓦,光伏從2021年的196萬到2025年增加到2200萬千瓦,風電從2021年的527萬到2025年增加到1000萬千瓦,火電也將從1825萬增加到2760萬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