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喚起城市記憶,傳承歷史文脈”,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在1月19日重磅推出“尋找天府十大文化地標”系列活動,持續引發社會各界熱議。目前,活動依舊在火熱進行中,自2月23日起,我們擴大了“天府文化地標”的征集范圍,不僅僅局限于歷史文化地標,還可以是紅色文化地標、商業文化地標、工業文化地標、產業文化地標、孝廉文化地標、美食文化地標等,推薦者可以從地標的文化內涵、地理標志、藝術審美、現存狀態和社會影響等五個維度來進行考量。征集范圍擴大后,學者、專家、市民、網友各方聯動,市州、社會、媒體積極推薦,“天府文化地標”候選榜單上,兩日內新增了上百個文化地標。
“歷史文化地標”新增百余個,競爭白熱化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增的上百個文化地標中,很多是通過媒體推薦渠道上榜的。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華西傳媒集群各平臺以及省直各媒體派出記者深入各地各行業,探訪發掘各地文化地標,并通過媒體推薦渠道參與評選。在媒體推薦的地標當中,“歷史文化地標”的數量最多,從原先的60余個,增加到了170多個。很多四川省范圍內具有文化代表性的建筑物、景點、書店、劇院等標志性地點或區域都榜上有名,“四川十大歷史文化地標”評選的競爭達到了“白熱化”。
其中,“雙流中學老鐘樓”的上榜理由是,“老鐘樓的建筑屋面為小青瓦鐘樓,造型精美,文化內涵豐富,主體結構完好,對研究民國時期傳統建筑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在2016年,雙流中學老鐘樓被列入成都市人民政府第六批歷史建筑保護名錄。”而為成都老百姓所熟知的“人民公園”的上榜理由則為“成都市人民公園原名少城公園,始建于1911年。1950年,少城公園更名為“人民公園”。百年來,人民公園對成都百姓來講,是鐵打不動的蓉城地標。”
據悉,為了深入挖掘四川歷史名人、現當代名人文化資源及其歷史價值、當代價值,打造一批在全國叫得響的巴蜀文化地標品牌。對那些特別有價值、有典型意義的文化地標,后期將推出一系列深度報道。
紅色、產業、美食等文化地標引發廣泛關注
除了“歷史文化地標”,紅色、產業、美食等文化地標的評選也引發了廣泛關注,四川人民出版社石云禁不住點贊道,“了解四川文化地標,彰顯四川歷史文化底蘊,可以促進四川社會政治、經濟和地域文化的發展。”
工業是強國之本,在“四川十大產業文化地標”入圍候選榜單上,自貢市鹽業歷史博物館、中國檸檬小鎮、綿陽躍進路等地標赫然在列。“綿陽躍進路”的上榜理由是“躍進路是綿陽首個文化之街、歷史之街和商業之街,是全國著名的電子工業一條路。”
紅色文化地標能夠記錄紅色歷史,喚起時代激情,在“四川十大紅色文化地標”的候選榜單上,被推薦的地標則多達五十余個,出現了“中國工農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館”、“中國紅軍城”、“范長江紀念館”、“雨城區上里古鎮”等眾多讓人感懷的地標。其中,“中國紅軍城”的上榜理由是,“中國紅軍城現存有川陜省委、川陜省蘇維埃政府、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和紅四方面軍總部等川陜蘇區40多個黨政軍主要領導機關遺址,是全國現存面積最大、保存最好、遺址點最多的紅軍遺址群之一。”
四川被封為美食大省,不少網友對“美食文化地標”的評選特別感興趣,“我推薦的文化地標是成都川菜博物館,成都川菜博物館是世界唯一以菜系文化為陳列內容的活態主題博物館,包含了四川本土文化的重要部分:川菜、川酒、川茶、川戲、川派建筑、川式園林……參觀之后漲了不少知識。”網友WaLe_在微博上發文力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