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9日9時15分左右,位于山東省濰坊市的日科化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日科化學公司)年產1.5萬噸塑料改性劑(AMB)生產裝置發生爆燃事故,造成7人死亡、4人受傷。該起事故是山東省繼臨沂金譽石化公司“6•5”重大爆炸事故之后發生的又一起性質嚴重、影響重大、教訓深刻的典型事故。國務院領導同志對該起事故作出了重要批示,強調要深刻吸取事故教訓,嚴肅查處問責,嚴防類似事故發生。
日科化學公司AMB生產裝置主要工藝流程為苯乙烯、丁二烯、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生成AMB乳液,再以熱風爐送來的230℃左右的空氣為干燥介質,通過干燥塔將霧化的AMB乳液干燥得到成品。該生產裝置熱風爐按照原設計一直使用煤作為加熱原料。為滿足環保排放要求,2017年7月開始,日科化學公司在進入干燥塔的熱風管道上增加了一套天然氣直接燃燒加熱系統,將燃燒后的天然氣尾氣及其空氣混合物作為干燥介質。12月19日9時左右,該生產裝置當班班長按照安排,準備投用天然氣加熱系統;9時15分左右,當班班長在控制室啟動天然氣加熱系統的瞬間,干燥塔及周邊發生爆燃,并引發火災。
經初步分析,事故直接原因是:天然氣通過新增設的直接燃燒加熱系統串入了干燥系統,并與干燥系統內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在啟動不具備啟用條件的天然氣加熱系統的過程中遇點火源引發爆燃。事故詳細原因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該起事故暴露出企業安全風險意識差,對“煤改氣”產生的安全風險辨識不足,變更管理缺失,新增的天然氣加熱系統未經正規設計,沒有操作規程,有關管理及操作人員專業素質不滿足安全生產要求,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對“煤改氣”過程安全重視不夠、監管不到位等問題。為深刻吸取該起事故教訓,杜絕類似事故再次發生,促進全國化工和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好轉,現提出以下要求:
一、強化提高對“煤改氣”過程中安全風險的認識
天然氣主要成分為甲烷,為無色無味的易燃氣體,爆炸極限為5%~15%,與空氣混合極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危險性大,被列為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學品;近年來國內外先后發生了多起天然氣引發的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天然氣作為加熱介質時,其相應裝置的工藝流程、控制手段、操作方式、安全要求與煤作為加熱介質時完全不同,安全管控難度明顯增大,安全要求隨之增高。有關化工企業和地方安全監管部門要進一步提高認識,高度關注“煤改氣”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強化安全風險預判,有針對性的采取應對措施,及時削減管控安全風險。準備實施或正在實施“煤改氣”的化工企業,要立即對改造方案進行風險辨識,根據辨識結果,進一步完善改進安全風險管控方案;已經完成改造的化工企業,要立即開展安全隱患排查,存在問題的要立即進行整改。相關天然氣供應企業要認真履行社會責任,加強對化工企業“煤改氣”工作的技術指導和支持。各級安全監管部門要組織對轄區內涉及“煤改氣”的化工企業進行全面摸底排查,督促指導有關企業嚴格落實相關要求,確保“煤改氣”安全風險得到有效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