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12部委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推進煤炭企業兼并重組轉型升級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明確提出,支持有條件的煤炭企業之間實施兼并重組,或與產業鏈相關企業進行兼并重組,使煤炭企業平均規模擴大、產業格局優化。同時,要設置兼并和被兼并主體的名單,并爭取未來三年在全國形成若干個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億噸級特大型煤炭企業集團。
這是相關部門首次就煤炭產業兼并重組發布專門文件。隨著2018年去產能重點轉移到結構去產能,2018年或將迎來煤炭企業的兼并重組潮。
在路上
實際上,在國企改革和去產能的大背景下,煤炭企業的兼并重組一直在持續推進。
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數據顯示,全國煤礦數量從2015年的1.08萬處進一步減少到2017年底的7000處左右。此前,煤企兼并重組多集中于煤炭行業內部,兼并重組雖然提升了煤炭產業集中度,但企業自身的抗風險能力和產業協同能力并未得到明顯提高。
2016年7月,中國國新、誠通集團、中煤集團、神華集團出資組建的中央企業煤炭資產管理平臺公司即國源煤炭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成立運行,煤炭資源整合由中煤集團主要負責。當年8月16日,新集能源控股股東國投公司就與中煤集團簽訂股份無償劃轉協議,將其持有的新集能源30.31%股份無償劃轉給中煤集團。2017年5月,保利能源又整體劃轉至中煤集團旗下。
《意見》明確提出推進中央專業煤炭企業重組其他涉煤中央企業所屬煤礦,實現專業煤炭企業做強做優做大。鼓勵各級國資監管機構設立資產管理專業平臺公司,通過資產移交等方式,對國有企業開辦煤礦業務進行整合。資產管理專業平臺公司作為兼并重組新力量出現,將有利于破除兼并重組中的梗阻。
《意見》首次明確提出,鼓勵各級國資監管機構設立資產管理專業平臺公司,通過資產移交等方式,對國有企業開辦煤礦業務進行整合。各地尤其是煤炭大省亦開展了各自的改革與試點工作。2017年7月底,山西省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注冊成立,注冊資本高達500億元。此后11月,包括山西七大煤炭集團上市平臺在內的14家上市公司股權全部被無償劃轉至該公司,并將展開進一步整合。2017年9月9日,甘肅能源化工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甘肅能源整合重組邁出關鍵一步。山東把兗礦集團和山東能源集團改建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河南把河南能源集團、中國平煤神馬和鄭煤集團改組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
不少省市已經出臺了關于煤炭企業兼并重組的規劃。內蒙古自治區發布的《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十三五”期間,內蒙古原煤產量控制在11.5億噸左右,鼓勵煤炭企業兼并重組,培育一批千萬噸級大型煤炭企業。《河北省“十三五”能源發展規劃》也提出,推進煤礦企業整合,推動生產集約化,到2020年煤炭開采企業控制在10家以內,煤礦數量60處左右。
新階段
截止目前,我國產量超過1億噸的煤炭企業有9家,超過5000萬噸的有15家。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張宏介紹,按照目標,2020年煤礦企業數量要壓縮到3000家,5000萬噸級以上大型企業產量占60%以上,其中億噸級的力爭在10家左右。
《意見》的發布對煤炭行業兼并重組起到綱領性的指導作用,表明了國家層面對煤炭企業兼并重組的重視,煤炭行業的兼并重組步伐將加快。
此次兼并重組支持多態重組。包括多種所有制形態、不同煤種的產品形態、不同主業的業務形態等。《意見》明確提出,支持發展煤電聯營、支持煤炭與煤化工企業兼并重組、支持煤炭與其他關聯產業企業兼并重組。此輪重組,注重煤炭的產業鏈上下游進行重組,形成全產業鏈競爭優勢,有利于更好的發揮協同效應,提高抵御市場抗風險能力。同時提出,推進不同規模、不同區域、不同所有制、不同煤種的煤炭企業實施兼并重組,豐富產品種類,提升企業規模,擴大覆蓋范圍,創新經營機制,進一步提升煤炭企業的綜合競爭力。
煤電一體化方向的兼并重組一直被業內視為能有效解決煤電頂牛現象的最佳路徑。《意見》還支持煤電聯營,結合電煤運輸格局,以中東部地區為重點,推進電煤購銷關系長期穩定且科學合理的相關煤炭、電力企業開展聯營。2017年11月20日,中國國電集團與神華集團宣布正式重組,成立國家能源集團,二者合并涉及資產超過1.8萬億元。2018年1月5日,最新公告顯示,國家能源集團與國電集團合并方案及擬簽署的《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與中國國電集團有限公司之合并協議》獲批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