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產經 >

          山區農業轉型升級遭遇“三重門”

          在秦巴山區、大別山區、呂梁山區等集中連片特困區調研了解到,這些山區農業轉型升級受環境、人才、機制等三重因素制約,集中表現為耕地零散破碎、生產成本高,農民種糧意愿低;青壯勞力不足且留守人員素質不高,產業發展缺乏帶頭人;涉農服務尚不完善、產業鏈不健全,農業發展抗風險能力差。

          多位基層干部表示,貧困山區農業出路在于發展精細農業,與此同時,要有效解決分散土地利用不足、村集體經濟薄弱、小農戶缺乏產業運作能力等問題,應持續推行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和“三變”改革(讓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

          難覓產業帶頭人

          多地干部表示,青壯年勞動力缺乏、留守人員素質不高造成土地撂荒、新技術推廣困難、缺少產業帶頭人已成為貧困山區農業轉型升級普遍面臨的困境。

          “‘空心村’問題在貧困山區更嚴重,有本事的年輕人基本上都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多是‘老弱病殘’,導致有地無人耕。”陜西省寧陜縣農水科技局副局長柯斧說。在安徽省金寨縣花石鄉,除連片農田外,不少山間地處于拋荒狀態,估算面積有4000至5000畝。

          更讓柯斧發愁的是,山區農民觀念保守,缺乏接受新事物的愿望和能力。他曾經在調研后,在全縣動員種植黃花菜,發展訂單農業,然而得到的響應卻寥寥無幾。柯斧說,新技術、新品種在推廣過程中,農戶思想守舊不愿學、文化水平低學不懂、怕失敗不敢嘗試的情況多有發生,拖慢了農業科研成果轉化和山區農業進步升級的速度。對此,山西省左權縣龍泉鄉連壁村黨支部書記郭應林也有同感。他說,“現在農村農業轉型升級最大的制約是缺人才和技術,村里現在種的小米還是15年前的品種,產量低,盡管現在各類農技培訓很多,但村里老人接受能力有限,組織他們上課、到外地參觀學習,往往收效不大。”

          此外,缺乏高素質的青壯年勞力,農村“少人可用”,勢必會影響農村集體產權制度等一系列改革,不利于山區農業未來發展。陜西省佛坪縣農業局長曹德軍說,貧困山區留守農民參與改革顧慮多、積極性不高,自身也沒有運營經營主體的能力,因此一個能起示范帶頭作用的引領者至關重要,然而現實卻是,山區貧困縣往往缺少產業帶頭人、缺乏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的“土壤”,“合作社+貧困戶”的產業扶貧模式在山區的帶動規模仍較小。佛坪縣草林村嘗試發展高山冷水稻產業,苦于找不到年輕人“當家”,只能讓快60歲的香菇種植大戶朱顯美當理事長成立了合作社。

          農業生產現代化遇難題

          記者調研了解到,由于農用地面積小、分布散、土層薄,貧困山區農業機械化、集約化程度低,小農生產面臨效率低、效益薄的難題。

          位于秦巴山區腹地的寧陜縣耕地僅約占全縣面積的2.73%,且多位于丘陵山區和河谷兩岸,零散破碎。寧陜縣四畝地鎮四畝地村黨支部書記李明海說,全村共有耕地1048畝,戶均不到兩畝,小農生產難以規模化。山西省左權縣連壁村的1800畝耕地中只有600多畝是平整地。“耕地都很破碎,基本上都是一兩畝、二三畝一塊,找不到一塊面積超過十畝的。”郭應林說。

          寧陜榮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寧陜縣產業脫貧技術服務隊隊員鄧庚說,山區坡地多、地塊小而分散、田塊落差大,且農田基本建設落后、機耕道路少,適合平地生產使用的農業機械無法在山區使用。

          “能在山區使用的農機缺口相當大。”鄧庚說,一些山區適用的農機保有量、推廣率、使用率仍很低。當下常用的微耕機、微型收割機動力小、性能差,需要的人工勞動強度大,不能滿足山區農業機械化發展需求,目前迫切需要生產和推廣質量輕、生產率高的凈量播種機、聯合收獲機、肥料深施機、小型農用車等。

          機械化程度低造成人工成本增高,農業生產率降低,在貧困山區傳統農業仍占主導地位。據鄧庚介紹,以五味子為例,一畝一年需要25個人工,成本大大增加。

          產品難賣融資渠道狹窄

          多位基層干部表示,貧困山區農業發展之路在于精細農業。因地制宜發展現代化特色農業,“抱團取暖”適當規模化經營,推行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和“三變”改革,是激活農村資產、增加農民收入有效途徑。

          記者走訪發現,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重要舉措正在逐步推行,而貧困山區普遍存在的市場信息、金融服務不健全,農業產業鏈條不完整的現狀,難以推動改革發展。

          四畝地鎮廣泛種植豬苓,然而近兩年市場飽和,不但掉價嚴重還一度出現銷售困難情況。寧陜縣四畝地鎮黨委書記譚康寧表示,農民接觸、分析市場信息的能力有限,幾乎沒法對市場做出準確判斷,容易導致產品同質化,市場飽和、價格降低對農民的積極性造成很大打擊。另一方面,產業鏈不完整,缺少深加工企業,初級農產品售價低,抵御風險能力差。郭應林說,沒有深加工企業,我們只能賣原料,附加值不高,農民就掙個辛苦錢。

          為此,四畝地鎮引進了中藥材企業進行深加工,發展訂單農業,同時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引導農戶標準化、規模化生產。這是貧困山區解決銷售難題、延長農業產業鏈的重要做法。目前寧陜縣培育經營主體232個,其中省級園區1個,市級園區12個,擬認定縣級園區11個,市級龍頭企業3個。

          然而,融資渠道狹窄、門檻高,農業保險險種不全等問題,影響了一些仍處于小散弱階段的新型經營主體抵抗風險、做大做強。鄧庚說,農業生產投資大、風險大、見效慢,對于我們這種剛起步的經營主體,保險還是很重要的,但是現在山區種植業的險種滿足不了需求。今年他想給1300多畝五味子、核桃和魔芋投保,卻被告知沒有這項業務。

          寧陜縣農水科技局局長袁琳隆表示,“三變”改革能有效解決分散土地利用不足、村集體經濟薄弱、小農戶缺乏產業運作能力等問題,目前急需解決改制后新組織如何發展、資金如何投向、怎樣使集體資產保值增值等困惑。

          最新動態
          相關文章
          山區農業轉型升級遭遇“三重門”
          產業前景廣闊,申遠電動汽車線迎勢“起航”
          春節樓市例行低迷 “返鄉置業”恐非三...
          廣西—東盟經開區“溫情”留人家鄉就業
          跳槽高峰如期而至,近三成白領想換工作
          西人馬FATRI王者歸來,傳感器領域再續傳奇
          ?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西人体www44rt大胆高清| 下面一进一出好爽视频| 精品一久久香蕉国产二月| 国产第一页在线观看| 一级做受视频免费是看美女| 极品人体西西44f大尺度| 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 韩国三级hd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莉莉欧美自在线线| 一级片在线免费看| 日韩欧美亚洲综合久久|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97公开免费视频| 日日干日日操日日射| 亚洲区中文字幕| 男人的天堂影院|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 30岁的女人韩剧免费观看| 成人午夜性a一级毛片美女|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麻豆天美| 特区爱奴在线观看| 嘟嘟嘟www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好男人官网在线播放| 国语精品91自产拍在线观看二区| 中文字幕成人免费高清在线| 欧洲动作大片免费在线看| 亚洲色图综合网站| 美女和男人免费网站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产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不卡| 99在线精品免费视频| 成人在线欧美亚洲|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免费无码| 欧美亚洲综合网| 亚洲精品15p| 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M553| 国产一级生活片| 国产免费的野战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永久免费888| a级毛片免费观看网站| 成人性a激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