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路機構投資者的競相追逐之下,作為國內獨角獸中流砥柱的大疆新一輪融資結果即將浮出水面。根據相關媒體報道,此次大疆的估值為150億美元,相對于5年前大疆3億美元的估值,150億美元的估值已經亮瞎了投資者的雙眼。不過,讓投資者更加傷不起的是,機構投資者對于5年之后也就是2022年大疆的估值已經到了1500億美元。如此看來,即使大疆未能在2022年之前成功上市,單憑這份估值,大疆以及投資大疆的機構投資者就可以笑傲江湖了。
從5年之前的估值3億美元,到如今估值150億美元,再到5年之后的1500億美元的估值,越飛越高的估值背后,凸顯出來的是大疆無人機技術的日漸精進以及大疆無人機國內外市場份額的大步抬升。數據顯示,大疆消費級無人機的全球市場份額占到了70%以上。而大疆之所以能夠在全球消費級無人機市場上冠絕全球,就是憑借著大疆對于無人機技術的深度研發。
從大疆的發展歷程看,大疆對于無人機技術的研發下了大本錢。圍繞著無人機的方方面面,大疆都是先深化技術,直到技術突破后再將其轉化為落地量產的產品。用大疆人的話來說:我們最引以為傲的技術就是室內外復雜條件下的精準懸停技術。這也難怪,沒有了一流的精準懸停技術,無人機送貨、無人機植保就是一句空話。正是由于嚴格遵循了技術先行的路徑,大疆無人機的品質才能得到國內外市場的認可,大疆無人機估值150億美元的底氣也就從此而來。
大疆估值翻番式增長的背后,再一次告訴正在朝著《中國制造2025》迅跑的國內企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自主研發技術為支撐,中國制造業才能在目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謀取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