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創“地方金融風險監測防控平臺”、全國首創市屬金融機構“首席風險官”……5月24日,記者從《廣州市決勝防控金融風險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全國首個出臺防控金融風險攻堅戰行動計劃的城市,廣州市政府高度重視金融風險防控工作,多個全國首創實現地方金融業態監管的全覆蓋、無死角,打造廣州金融安全區。
出臺防控金融風險攻堅戰行動計劃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金融風險防控工作。”廣州市金融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提出的“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精神,推進廣州防范化解金融風險走在全國前列,切實維護金融穩定,營造良好金融市場環境,市金融局牽頭草擬了《廣州市決勝防控金融風險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簡稱《三年行動計劃》)。
經廣州市政府同意,《三年行動計劃》于5月15日向市防控金融風險聯席會議、處置非法集資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各區政府以及其他相關部門印發實施,并在廣州市金融局官方網站向社會公眾進行公開。廣州因此成為全國首個出臺防控金融風險攻堅戰行動計劃的城市。
6大領域重點行動打造廣州金融安全區
《三年行動計劃》明確廣州開展金融風險防控工作的重點行動。從規范各類地方金融業態、完善地方監管體系、建設廣州地方金融風險監測防控中心、建設廣州地方金融大數據庫、推進風險管理制度和人才建設、強化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等6大領域,對全市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工作進行部署,明確地方政府開展金融風險防控工作的具體范圍、標準和措施。《三年行動計劃》通過完善政策體系,加強組織、人才、資金保障,建立重點工作動態管理制度等措施,確保行動計劃落實到位。
全國首創:“地方金融風險監測防控平臺”
《三年行動計劃》具體重點工作在全國具有很強創新性,其中以國內首個地方金融風險監測防控平臺,以及國內首創的“首席風險官”制度最受關注。
創新地方金融監管體系。充分發揮市防控金融風險聯席會議制度,在市級層面統籌地方金融監管、風險防范化解重大問題;在國家、省的統一部署下推進市金融工作部門職能調整,強化監管力量;研究建立機構監管與行為監管相結合的創新監管模式,實現地方金融業態監管的全覆蓋、無死角。
創新建設廣州金融風險監測防控中心。防控中心是國內首個地方金融風險監測防控平臺,防控中心利用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互聯網等金融監管科技,豐富廣州地方金融監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實現“主動發現風險—提示風險—處置風險—持續監測”閉環管理,形成了金融風險監測防控的經典模式,在國內具有較高影響力和知名度。按照行動計劃,廣州將推進類金融機構接入防控中心。據介紹,考慮到不同類金融業態風險特點不同,接入方式也將有所區別,并根據接入層級和成本,研究給予適當補助,例如廣州對轄區內接入防控中心、實現統一清算的各類交易場所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勵。
創新建立首席風險官制度。廣州市在國內首先提出在市屬金融機構、大中型類金融機構、重要金融平臺和功能區等設立首席風險官,充實風險管理力量,搭建連接監管部門與企業的風險管理鏈條,筑牢金融風險防控的第一道防線。目前,廣州市已率先在廣州互聯網金融協會試點向互聯網金融機構推廣首席風險官,取得了良好效果,下一步將向小額貸款、融資擔保等其他行業逐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