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南京銀行(601009)(601009.SH)控股蘇寧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下稱“蘇寧消金”)的具體方案出爐,后續增資計劃和監管態度受到市場關注。
3月7日晚間,南京銀行公告稱,擬3.88億元拿下蘇寧消金41%股權。此次收購完成后,南京銀行持有蘇寧消金股權比例從15%提升至56%,成為后者第一大股東。值得注意的是,受大股東蘇寧易購(002024)經營狀況惡化等因素影響,蘇寧消金最近幾年業績下滑明顯,資本金緊張問題凸顯,亟須有力支持。
另一方面,在跨省展業限制下,消金牌照成為不少銀行布局消費信貸市場的一大方向。除南京銀行外,寧波銀行(002142)也在去年年底宣布,計劃通過收購華融消金入局。但截至目前,兩筆交易尚未獲得監管批準,業內人士普遍分析,結合監管導向和交易本身利弊,相關部門為互聯網金融“堵后門、開正門”的意愿漸強,未來消金牌照的價值有望進一步提升。
不到4億拿下控股權
繼1月16日披露收購蘇寧消金控股權的計劃之后,南京銀行3月7日公布了具體的收購方案。
根據最新公告,此次收購將采取協議轉讓方式,投資總額約為3.88億元。3月4日,該行分別與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下稱“法巴銀行”)、蘇寧易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蘇寧易購集團”)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股權轉讓標的為蘇寧易購持有的蘇寧消金39%股權及其附隨的一切權利和利益。其中,南京銀行支付約3.41億元,受讓蘇寧易購集團持有的蘇寧消金36%股權;法巴銀行支付2838萬元,受讓蘇寧易購集團持有的蘇寧消金3%股權。
同日,南京銀行與江蘇洋河酒廠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洋河股份(002304)”)簽署協議,作價4730萬元受讓后者持有的蘇寧消金5%股權。如果收購順利完成,蘇寧消金大股東將從蘇寧易購易主為南京銀行,洋河股份出局。
作為蘇寧消金的原始股東,南京銀行自2015年蘇寧消金成立之初就出資參股,不過在2016年10月蘇寧消金增資擴股時,南京銀行表現較為保守,在其注冊資本從3億元增至6億元時,南京銀行“按兵不動”導致持股比例從20%稀釋至15%。
2021年12月27日,寧波銀行宣布擬收購中國華融旗下的華融消金70%股權,但后者是通過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公開掛牌競售,根據雙方簽訂的《金融企業非上市國有產權交易合同》,本次股權轉讓的華融消金股權評估價格為7.27億元,網絡競價最終確定的受讓價格為10.91億元。
對于此次收購的交易對價,有業內人士認為,消金牌照的價值本身有所差異,而且蘇寧消金自身屬性與華融消金有所不同,加上蘇寧易購集團本身面臨經營困境,議價能力有所下降,但并不影響這次并購是一項雙贏的交易。
后續增資預期升溫
自2020年下半年以來,蘇寧易購集團資金鏈持續吃緊,上海票據交易所近日披露的截至今年2月底商業承兌匯票持續逾期承兌人名單中,蘇寧系公司以125家占據榜首。據蘇寧易購(002024.SZ)三季報,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155.74億元,同比下降36.10%,歸母凈利潤繼續虧損75.68億元,同比下降1483.29%。最新的業績快報顯示,公司2021年全年歸母凈利潤預計虧損423億~433億元。
受到蘇寧易購經營狀況惡化、線下3C業務整體發展式微、互聯網金融監管趨嚴、資本金不足等多重因素影響,蘇寧消金也出現明顯的業績下滑,截至去年上半年,總資產僅為11.15億元,營收1.06億元,凈虧損0.34億元。
業內普遍認為,蘇寧消金困境之下引入銀行股東是雙贏的結果,但考慮到業務擴張需要,后續或還需要增資擴股。記者注意到,僅2021年以來,就有招聯消金、北銀消金、蘇銀凱基消金、杭銀消金等4家機構增加近百億元注冊資本,其中招聯消金注冊資本從38.69億元增至100億元,杭銀消金從12.6億元增資至25.61億元,北銀消金在今年2月剛剛由8.5億元增資至10億元,去年新成立的蘇銀凱基消金(江蘇銀行控股)注冊資本已從6億元增加至26億元。相比之下,蘇寧消金在江蘇當地乃至全國范圍,資本金壓力都最為突出。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科技研究室主任尹振濤對記者表示,最近兩年,消費金融公司增資擴股的趨勢比較明顯,一方面是因為合規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做大業務規模必須擴大資本金,搶占市場。他認為,引入銀行等實力較強的股東對于緩解資金來源有很大幫助,同時也可以吸引更多有實力的戰略投資人。
除了資本金問題,尹振濤認為,經過一段時間較快的發展,電商或互聯網巨頭旗下的“產業系”消金還面臨缺乏零售之外的場景、資金來源成本較高等問題,加上整個互聯網金融面臨強監管,尋找合作方已經成為趨勢。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認為,消費金融公司由銀行控股也可以更好地協同聯動,形成互補效應。比如,銀行體系內的消費金融業務,包括信用卡、消費信貸都是針對優質客戶,可以對消費金融公司的下沉客戶形成互補。另一方面,消費金融公司單筆業務有20萬元的額度限制,銀行則可以發揮聯動作用。
對于此次收購,南京銀行在公告中稱不會對公司的經營成果構成重大影響。同時強調,未來該行將與蘇寧易購在消費金融業務領域構建長期業務合作關系,并依托控股的消費金融公司與蘇寧易購開展消費金融業務合作。
消金牌照如何發揮最優效用?
事實上,早在南京銀行、寧波銀行之前,已經有江蘇銀行、長沙銀行(601577)、北京銀行(601169)等多家城商行手握消金牌照。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國內獲批成立的30家消費金融公司中,銀行系占據絕對比重,銀行參股、控股的超過20家,其中尤以城商行等區域性銀行為主。
對于最近兩年掀起的城商行“消金熱”,董希淼分析,一方面是因為疫情與經濟下行帶來的沖擊倒逼銀行加速向零售轉型,另一方面是消費金融市場空間大,而在監管加強對城商行、農商行以及小貸公司跨區域經營限制后,持有全國性牌照的消費金融公司價值也因此提升。
但目前銀行系消金公司的盈利情況還不是很樂觀,行業分化嚴重,僅頭部公司能獲得較高市占率和增速。尹振濤分析,在利率下行大環境中,加上流量費用和資金成本較高,消金公司的確面臨較大的經營壓力。董希淼認為,在行業集中度較高的背景下,消金牌照對銀行的作用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有比較優勢的銀行控股消金公司可以形成協同效應,但不具備相應能力的中小銀行可能更適合自身信用卡業務和表內消費貸款業務。
對于此次南京銀行收購蘇寧消金,中泰證券研究所所長戴志鋒團隊分析,當前持牌機構正處于監管紅利期,加上南京銀行大零售戰略加速落地,其與法國巴黎銀行在2007年合作成立的消費金融中心(CFC)已經擁有較為成熟的消金業務模式,補齊牌照短板后有望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6月底,CFC消費貸款余額達到449億元,累計服務客戶近2250萬戶。
截至目前,寧波銀行收購華融消金尚未獲得監管批文,此次南京銀行收購蘇寧消金同樣需要監管部門批準才能正式落地。董希淼認為,綜合當前監管導向和交易背景,獲批概率很大。記者注意到,監管最近批復的消金公司股權轉讓案例是在去年11月,蒙商銀行獲批受讓包商銀行持有蒙商消金44.16%的股權。從江蘇省內情況來看,蘇銀凱基消金的成立和增資均是在2021年獲批。不過,江蘇當地另一家中小銀行蘇農銀行(603323)(原吳江農商行)早在2017年就獲批成立消金公司,但之后一直擱淺,有接近該行人士稱“可能在落地過程中遇到一定監管審批問題”。
尹振濤認為,當前部分科技公司、網絡小貸公司以及實力較強的助貸機構對消金牌照的訴求都在提升,未來銀行系、產業系消金公司還會發生更多維度的變化。他認為,隨著不合規的模式和機構逐漸退出,在市場需求持續增長情況下,如果監管在“堵后門”的同時給更多的合規機構“開正門”,通過鼓勵更多類型的股東入場,可以更好地激發普惠金融的作用,消金牌照的價值也會進一步得到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