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市政協七屆三次會議將于13日召開,15日上午閉幕,會期兩天半。
據介紹,市政協七屆三次會議議程包括:聽取和審議市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和提案工作情況報告;列席市七屆人大四次會議,聽取和討論市政府工作報告及其他有關報告;聽取市政府關于市政協七屆二次會議以來提案辦理情況的通報;聽取市政協七屆三次會議提案審查情況的報告;審議通過市政協七屆三次會議決議。
此前,廣東省、深圳市已經先后召開高質量發展大會,釋放了快馬加鞭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鮮明信號。高質量發展成為今年政協委員口中的高頻詞。會議召開之前,多位政協委員在提案中,對深圳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市政協委員,中證天通會計師事務所深圳分所所長楊高宇提出《關于提振深圳市經濟發展的若干建議的提案》。他建議,要持續加大基礎學科教育和研發的投入;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提振企業發展信心;完善社會保障基本需求,加強居民消費信心。除以上外,他還提出要重點關注2023年高校畢業生在深圳就業的情況。目前高校應屆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絕大部分新生勞動力還是需要靠市場來解決就業,建議深圳市央企、國企應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可與有關部門、兄弟企業聯合開展“低房租、低工資、廣就業”的短期政策,充分吸納2023屆畢業生,為社會緩解就業壓力。
市政協委員、康膝生物醫療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鑒墨則建議深圳加快打造高端醫療器械產業聚集高地。據李鑒墨介紹,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有醫療器械生產企業1800多家,產值超億元有近百家,產業出口占全國的14%,多年位居全國首位。然而,醫療器械產業的發展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如龍頭企業較少,市場集中高度待提高,注冊審批周期長,資金需求難以滿足;行業準入門檻高,高端人才數量不足。以上短板亟待引起重視并加以解決。
李鑒墨建議,要同時注重外引內培,提高產業集聚度;完善扶持政策,優化涉企服務,提高行業競爭力;緊盯科技前沿和市場需求,從深圳市精選出幾大發展板塊,從中篩選出創新醫療器械白名單,尤其是獲批國家藥監局創新通道的產品,給予前置補貼,全面提高社會資本參與積極性,建立健全政府引導基金調動社會資本參與的“正向激勵”和“負面約束”機制。同時健全人才培養引進機制,設立科研專項資金,支持醫療器械相關學科建設,鼓勵企業與高校開展合作辦學。
市政協委員、平安集團首席科學家肖京認為,國內數字經濟和人工智能發展亟須一個堅實的數字底座。尤其是ChatGPT的成功,更加印證了強大數字底座的重要性。中國有體制優勢,且有非常強大的工程化能力,有大量非常優秀的工程技術人員,數據標注能力全球領先。因此,在未來的大模型浪潮中,應該有效利用的“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體制優勢,加快打造國家級的數字化底座。肖京還建議,要從機制、算力、數據、算法四方面同步建設。由政府統籌成立數字化引導資金和專門管理機構,統籌建設數字化底座。加快推進自主可控的智算中心和智算網絡建設,加強算力統籌管理和開放。由國家統籌數據要素,推動數據資源共享。培育自主可控的AI框架底層生態,建設通用算法應用平臺,實現普惠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