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是解決“懸空老人”出行難題、提升人民群眾居住幸福指數的為民實事。為加快推進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工作,針對推進過程中居民普遍提出的相關實際需求,無錫市惠山區錢橋街道研究制定安置房小區加裝電梯補助激勵機制并出臺了《錢橋街道既有住宅加裝電梯補貼實施辦法》,減輕居民出資壓力,全面調動居民參與加裝電梯的積極性。
錢橋街道曉豐社區曉星苑,是該街道第一個完成加裝電梯工程的小區。如今,該小區29號單元樓和56號單元樓北側,兩部根據樓棟特性“量身定制”的電梯昂首屹立,通過連廊與主體建筑相連接,無論建筑材料還是外立面裝飾風格都與小區融為一體,顯得非常漂亮大氣。步入電梯內,不銹鋼的箱體寬敞明亮,排風扇驅走夏日的悶熱。
社區工作人員介紹,這2部電梯在建設時采用了創新的“模塊化”技術,即在工廠內將電梯和井道制作成“半成品”,再運輸到小區進行“拼接”,從開工到正式投用僅2個月時間,努力將施工影響降到最低。電梯采取錯層入戶的方式,總高6層,總載重630公斤,可以同時容納8人乘坐,能夠滿足居民的日常需求。
為了順利完成電梯加裝工作,此前街道物管辦聯合政協代表召開曉星苑電梯加裝協商會議,當好“中間人”,協助居民完成心愿。細服務、提效率,多部門強化協同聯動,多措并舉推進加裝電梯工作,用服務的深度換取群眾幸福的溫度。曉豐社區負責人表示,社區為加快加裝電梯工作的實施,社區在調查摸底的基礎上,全面梳理安裝意愿強烈的樓棟,工作人員挨家挨戶敲門了解訴求,征詢了各方意見,最終按照規定流程完成了加裝電梯的前期工作。
從整個街道來看,有了第一批電梯成功加裝的案例,更多的居民也都躍躍欲試起來。據統計,今年6月底和8月初,錢橋街道晴山藍城社區金球新村15號樓、洋溪社區洋溪人家38號樓等多個小區加裝電梯項目工程開始施工或完成工程簽約。
截至目前,錢橋街道已完成了2棟住宅樓實施加裝電梯工程,此外還有5臺加裝電梯項目正在施工中,4臺電梯已完成簽約,5臺正在協商中。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建波
校對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