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指出,隨著人工智能、5G通信、大數據等新技術快速發展,自動駕駛汽車加快推廣應用,逐步由研發測試轉入實際運營。隨著政策、產業、技術等不斷完善,以及商業化進程的提速,中國自動駕駛產業有望在未來2-3年內引領全球新一輪技術創新發展。
核心邏輯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人工智能驅動下,自動駕駛已經無限接近L3。特斯拉FSDV11及后續版本可較好應對城市、鄉村高速等復雜道路場景,能力強大。從最初的大約2000名內測客戶,到面向所有北美車主開放,FSD累計使用里程數在2023年Q2已經增長至超過3億英里。特斯拉的表現得益于其在算法領域的開創性創新和持續迭代,與此同時,特斯拉也打造了從車載算力芯片及控制器、云端算力芯片及數據中心、數據閉環等完善的自動駕駛所需要的產業閉環體系,形成強大的綜合競爭實力。
2、海外量產方案加速落地,L3級別自動駕駛漸行漸近。2023年6月8日,美國加州機動車輛管理局(DMV)批準了奔馳的L3級自動駕駛系統(DRIVEPILOT)可以在特定條件下(白天+不超過64km/h)在指定的公路上行駛。在此之前,1月份內華達州已經率先批準該套系統的上路。奔馳這套L3級別自動駕駛系統,通過多種傳感器的的配套使用,并且配備了冗余系統,確保一套系統失效后仍然能夠正常使用。2021年12月份,該套系統首次獲得德國聯邦汽車運輸管理局(KBA)的技術條例審批,配備于奔馳EQS以及奔馳S車型。除了奔馳之外,起亞EV9預計在下半年推出L3級別選項,L3級別自動駕駛在產業+政策的推動下有望加速落地。
3、L3級別自動駕駛技術將推動整個車聯網和路網基建行業的發展,為實現車路協同奠定基礎。這種車路協同的實現離不開對車輛和道路的高精度定位、環境感知和通信技術的要求。車聯網行業將成為L3級別自動駕駛技術落地的重要推動力,為車輛提供高速穩定的數據傳輸和交互平臺,實現車輛與車輛、車輛與基礎設施之間的信息共享與協同操作。同時,還將帶動路網基建的發展。道路基礎設施的智能化和數字化將得到加強,包括智能交通信號燈、交通監控系統和道路感知設備的建設和優化。這些基礎設施的升級將有助于提高道路網絡的安全性、流暢性和容量,并為自動駕駛車輛提供更好的行駛環境和支持。而這一塊,也需要運用到邊緣側AI的技術支持。
4、由于技術與法規限制,L4自動駕駛落地仍需時日,高階輔助駕駛則可通過OTA逐步拓寬ODD域和提升用戶體驗,對乘用車企而言具備更可預見的商業化價值。作為高階輔助駕駛中最具代表性的功能,領航駕駛已成為各車企的“兵家必爭之地”。其中高速領航已經完成從0到1、今年開始進入從1到10的放量階段,而城區領航則從今年開始逐步上車,預計需要2-3年實現“從有到優”。中短期來看,隨著今年車企價格戰的打響,前幾年一味堆料的趨勢將告一段落,務實和性價比將是決賽圈存活的關鍵詞。也因此,車企智能化策略或因產品定價出現分化:低端車型追求極致性價比,提供傳統L2功能,部分或可滿足基本高速領航體驗;中端車型因品牌特性而異,高速領航漸成標配;高端車型由用戶價值驅動,持續發力城區領航。而長期來看,車企在內部研發方向上追求更高智能化、更優用戶體驗的趨勢是確定的。
利好個股
民生證券指出,隨著中國L3自動駕駛技術政策的推動和行業發展,以及滲透率的提升,我們認為會帶來整體的投資性機會,建議關注:中科創達、德賽西威、四維圖新、經緯恒潤、均勝電子。
東吳證券認為,智能化帶來車企格局變化,硬件增量帶來供應鏈機會。國內L3智能駕駛預期落地具備里程碑意義,加速本輪AI創新在汽車端的應用,帶動產業鏈新的機會。推薦標的:德賽西威、經緯恒潤、伯特利、亞太股份、耐世特;關注:均勝電子、中科創達、光庭信息、科博達等。
本文內容精選自以下研報:
中信證券《領航輔助:自動駕駛“奇點”時刻到來?》
東吳證券《汽車行業點評報告:L3級別自動駕駛有望加速落地量產》
開源證券《中小盤2023年中期投資策略:AI+自動駕駛,奇點已至》
民生證券《計算機行業點評:從德國L3自動駕駛法規展望中國行業前景與機遇》
(來源:證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