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普遍認為,本月LPR保持穩定的概率較大,不過隨著存款利率不斷下行,預計將為LPR進一步調降打開空間。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9月15日,人民銀行開展4000億元的中期借貸便利(MLF,俗稱“麻辣粉”)操作,中標利率為2.75%,與上月持平;同時,鑒于當日有6000億元1年期的MLF到期,實現凈回籠資金2000億元。
事實上,在MLF續做上,已經連續兩個月縮量,均為2000億元。業內人士認為,近期市場利率大幅低于政策利率,市場對資金的需求下降,并且鑒于8月降息之后,當前仍處于政策效果觀察期,連續下調MLF利率的迫切性不高,但預計年內政策利率或還有下調空間。
本月MLF縮量平價續做
從多位專家觀點來看,鑒于多重因素影響,本月MLF“縮量平價”續做符合預期。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組研究員周茂華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當前,央行續做的4000億元MLF,已經能夠充分滿足金融機構的資金需求。“從8月M2(廣義貨幣供應量)同比維持高位來看,國內貨幣供應已十分充裕。同時,當前市場利率維持低位,市場流動性略偏松,央行通過縮量續做MLF,也有助于推動市場流動性向合理充裕回歸,并防范過度寬松潛在風險。”
“當前,市場利率長期大幅低于政策利率,一級交易商對MLF的投標需求較弱。”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也指出,4月以來,在流動性持續加碼,而融資需求總體偏弱的大環境下,資金在銀行間市場形成淤積,各期限資金利率及同業存單收益率等持續低位運行。
市場認為,鑒于央行8月已政策性降息,短期內MLF利率繼續下調的可能性不大。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降息后,各類市場利率普遍下行,監管層正通過召開部分金融機構貨幣信貸形勢分析座談會等形式,著力疏通寬貨幣向寬信用的傳導鏈條,并觀察政策效果。
此外,外部制約加大,穩匯率重要性提升,也是短期內制約國內貨幣加碼寬松的另一重原因。
溫彬指出,8月中旬以來,面對美聯儲持續收緊的政策預期,美元指數持續攀升,人民幣匯率不斷超調。因此,央行宣布自9月15日起,將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由8%下調2個百分點至6%,向市場釋放更多的美元流動性,是央行穩定匯率的態度體現。
“當前,國內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穩固,穩增長依然是貨幣政策的首要目標,但在美歐等主要經濟體持續加息、跨境資本流動加大的背景下,央行降低外匯存款準備金率,也意味著穩匯率重要性提升。”溫彬稱,在內外均衡考量下,短期內國內貨幣政策繼續加碼寬松空間縮窄。
LPR有進一步調降空間
鑒于MLF與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兩者之間的傳導機制,市場普遍認為,本月LPR保持穩定的概率較大,不過隨著存款利率不斷下行,預計將為LPR進一步調降打開空間。
溫彬指出,今年以來,商業銀行凈息差持續收窄。并且自二季度以來,由于存款定期化較為嚴重,導致存款成本降幅明顯低于貸款。“若非流動性環境較為寬松,資金利率超低位運行,使得銀行能夠持續享有低成本市場類負債紅利,凈息差收窄壓力會進一步凸顯。”
“當前,信貸供需矛盾依然較大,今年5年期以上LPR累計降幅達到35bp(基點),在明年一季度重定價之后,將會對銀行營收形成較大擠壓,進一步管控銀行負債成本勢在必行。”溫彬表示,“下一階段,存款利率的下行預計將為LPR調降進一步打開空間。”
對于后期MLF的走勢,上海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鄭嘉偉表示,社融與M2增速剪刀差如果繼續走闊,說明依然存在資金空轉現象,實體經濟融資需求不旺,央行仍將延續縮量續做;反之,如果剪刀差收窄,人民銀行將在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前提下等量續做。
溫彬認為,考慮到9-10月專項債增發超5000億元,四季度MLF到期仍有2萬億元,不排除央行會再度降準置換一部分高成本MLF,既不過度投放基礎貨幣,又能夠改善銀行負債成本,達到降成本和延續寬松流動性環境的雙重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