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利好不斷,二級市場對房地產股票做多熱情高漲。那么,樓市實際成交究竟如何?
近日,中國證券報記者對北京、濟南的樓市進行了調研。調研發現,雖然受疫情等因素影響,成交量有限,但一些樓盤銷售卻在喊“漲”。
售樓處“喊漲”
(相關資料圖)
濟南今冬的最強寒潮也沒能擋住購房者的熱情。11月30日下午,記者來到位于盛福片區的保利某樓盤售樓處,經過掃描場所碼和測溫等防疫措施之后,進入售樓處內部。雖然是工作日,但是前來看房的顧客不在少數。
濟南某售樓處現場( 本報記者 張鵬飛 攝)
“雖然疫情有一定影響,但是近期來我們樓盤看房的人還是挺多的。”置業顧問薛辰(化名)告訴記者。該樓盤于11月中旬首次開盤,首開的三棟樓中,兩棟洋房已經售罄,截至月底已經賣出去100多套房子。
在戶型和價格方面,該樓盤定位剛性改善盤,面積主打100㎡-130㎡區間,其中105㎡的小高層價格在1.9萬元左右,而面積稍大一點的117㎡、127㎡的洋房價格則達2.2萬元左右。
“我們的洋房在周邊區域已經算是最低價格了,附近樓盤同樣戶型基本賣到2.3萬元左右,因為是首次開盤,定價較低一些。”薛辰說,“如果有意向購房的話,建議最好先付定金鎖定房源和價格。因為我們樓盤不愁賣,后面隨著加推,價格恐怕只會越來越高。”
不止濟南,記者在北京多位樓盤銷售口中,也聽到了“未來可能會漲價”的說法。
“最近雖然沒有什么帶看,但我們成交還是不錯的。我昨天就剛簽約了一套,其他同事也有簽約。都是之前帶看的客戶,最近賣房的錢到賬了,就在網上打款了。”位于北京通州區新房樓盤銷售人員王大志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
“我們的項目屬于臺湖區域,目前因為帶看比較少,一直在做優惠。但隨著后續帶看量上來,價格肯定會漲。我們跟所有客戶都是這么說,臺湖地區取消’雙限’之前,買我們的項目是需要繳納通州社保的。現在符合條件的購房者多了,很多人看好這個片區,只要市場回暖、疫情影響轉淡,這個片區的價格肯定會上浮。”王大志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我們的地塊是2022年初拿的,項目預計2024年11月底之前實現交付,項目備案價為5.8萬元/平方米至6萬元/平方米,目前算上折扣賣5.4萬元/平方米至5.8萬元/平方米。未來,即便按照備案價賣,也比現在貴不少。”
11月8日,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政府發布《關于加強亦莊新城臺馬地區商品住房管理的通知》。自此,北京通州區臺湖、馬駒橋地區正式取消購房“雙限”政策,商品住房(包括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執行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商品住房政策有關規定。
二手房掛牌量創新高
除了新房,記者還對北京地區的二手房市場進行了調研。調研發現,目前北京地區二手房掛牌量位于高位,但成交較為有限。
“從內部系統看,我們片區的新增掛牌房源量創了新高。”位于豐臺區某中介經紀人楊昊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很多經紀人居家辦公,小區帶看受疫情影響比較大。所以成交量很小,即便打電話給客戶,客戶也是居家狀態。除非前期已帶看,否則很難成交。”
據楊昊介紹,隨著掛牌量的走高以及去化速度變慢,房東心態出現了兩極分化,著急成交的房東談價意愿增強。
北京住建委官網數據顯示,11月北京二手房成交10750套,環比下跌4.1%,同比下跌9.3%。
麥田房產監測數據顯示,11月第三周以后,帶看量環比下滑超過三成,主要原因在于受疫情影響,房東配合看房和客戶出門看房的意愿雙雙降低。
“二手房市場對新房市場有較強的分流作用,二手房市場掛牌量激增,對于一些在新房和二手房之間徘徊的人來說,有較強的吸引作用。畢竟二手房都是現房,且面對的是業主本人,有一定的議價空間。”多位業內人士指出。
購房者心態有所轉變
“如果買新房,當然先考慮開發商的資質。”購房者焦楠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大的品牌房企,交付和品質有保障,對購房者更有吸引力一些。隨著保交樓政策陸續出臺,開發商融資環境變好,作為購房者來說,我們肯定也會受到鼓舞。”
薛辰說:“因為前期樓盤交付都比較準時,客戶對我們保障交付的能力還是比較有信心的。此前跟同行朋友交流時了解到,國央企背景的樓盤整體賣得不錯。”
除房企的背景外,樓盤所處的地段和區域仍是購房者考慮的核心因素。“像濟南目前比較熱門的雪山片區、盛福片區,各樓盤銷售都不錯,基本不愁賣的狀態。”上述人士告訴記者,“而像槐蔭區、天橋區相對比較冷門,新盤項目基本上也是門可羅雀,項目開盤一兩年多仍然沒賣完的也不在少數。”
濟南某大型房企下屬項目的營銷負責人王先生分析,“經過國家近年來的政策調控,現在的房子已經基本回歸到居住屬性。購房者也越來越理性,有資源支撐的核心區域更受關注,這樣的支撐有利于房子保值,流動性也更好,這成為購房者買房的一個基礎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