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線 | 出品
(資料圖片)
熱點 | 欄目
邊江、阿月 | 作者
風飛揚 | 編輯
價值線導讀
今晚九點半,美國勞工統計局公布11月CPI數據顯示,美國11月CPI年率錄得7.1%,遠低于市場預期的7.3%。
數據發布后,美股期貨短線拉升,納指期貨漲近4%;道指期貨、標普500指數期貨漲超3%;美元指數短線下挫逾70點;離岸美元兌人民幣一度升破6.95;富時A50中國指數期貨也有一波0.5%左右的小幅脈沖。
最近幾個月,全球投資者持續高度關注美國CPI數據。因為這個數據直接決定著美聯儲接下來的加息力度,加息力度則極大影響著全球金融市場走勢。
兩天后,北京時間周四凌晨,美聯儲宣布12月貨幣政策會議的決議。此前市場預期加息50個點,隨著11月CPI數據落地,交易員認為12月加息50個基點后,2月加息25個基點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同時,今天還將見證歷史,可控核聚變技術取得0-1的突破進展。美國能源部將于今晚北京時間23點發表相關重大聲明,這將是人類無限零碳能源的終極突破!
今晚的美股市場和明天的A股市場都注定不會平靜。
美國11月CPI遠低于預期
全球市場要嗨了?
北京時間12月13日21時30分,美國公布了11月的CPI數據。
數據顯示,11月CPI同比增長7.1%,預期7.3%,前值7.7%,環比增長0.1%,預期0.3%,前值0.4%;核心CPI同比增長6%,預期6.1%,前值6.3%,環比增長0.2%,預期和前值均為0.3%。
數據公布后,美股期貨短線拉升,納指期貨漲近4%;美元指數短線下挫逾70點,現報104.06;離岸美元兌人民幣直線升破6.95;富時A50中國指數期貨也有一波小幅脈沖。
歐洲股市漲幅隨后也迅速擴大,法國CAC40指數漲1.5%,德國DAX指數漲近2%,英國富時100指數漲0.5%左右。
美股市場將會如何表現呢?
近日,摩根大通發布報告稱,若美國11CPI數據達到7.0%-7.2%的區間,美股標普500指數有可能大漲4%-5%。
同時摩根大通在報告中寫道:“這里的邏輯是,通脹不僅在消退,而且在加速消退。這將增強人們對整體通脹在2023年下降至約3%預測的信心。此外,如果通貨膨脹率明年下降至3%,不管勞動力市場狀況如何,美聯儲似乎不太可能將最終利率維持在5%。而美聯儲的任何轉向都將撕裂股市。”
美國高通脹何時休?
紐約聯儲近日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11月美國家庭預計未來12個月的通脹率為5.2%,這大幅低于前一個月的5.9%,創下2021年8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美國家庭對中長期的通脹預期也有所下降:對未來三年的通脹預期從3.1%降至3%,對未來五年的通脹預期從2.4%降至2.3%。
具體細分項目上,美國家庭預計未來一年的汽油價格將上漲4.7%,食品價格將上漲8.3%,租金將上漲9.8%,醫療費用將上漲9.6%,大學教育將上漲9.4%。
紐約聯儲表示,預期的下降在各教育和收入群體中是普遍存在的。此外美國家庭對收入預期增長的中值從4.3%升至4.5%,創下新高。
紐約聯儲的上述調查數據,與上周五公布的密歇根消費者信心數據大體吻合。密歇根調查數據顯示,12月美國1年通脹預期初值下降至4.6%,創2021年9月以來新低,11月前值為4.9%;消費者對美國的長期通脹預期保持在3%。
此前,美國勞工部公布11月PPI數據,PPI同比增長7.4%,與上月相比回落0.7%,PPI增速的緩和同樣預示通脹拐點已經出現,市場關注的焦點集中在未來通脹下降的速度到底有多快。
近日東吳證券宏觀團隊在研報中預測,2023年末美國核心CPI有望回落至3%,CPI回落至2.8%。雖然美國通脹拐點已現,但通脹降低的速度或是緩慢的。一方面美國陷入溫和衰退,通脹“上不去”;另一方面,住房租金和服務業薪資高漲大大增加了美國通脹的粘性,或導致通脹“緩緩下降”。
住房租金占比美國CPI近三分之一,占比核心CPI超40%。目前住房需求已經降溫,但由于房價對于CPI的傳導有12-15個月的滯后,預計住房租金對美國通脹的支撐將持續至2023年中,并在下半年逐漸、緩慢地減弱。
此外,盡管2022年上半年美國薪資增速回落緩慢,但9月以來有加速趨勢,美國11月非農就業數據也再超預期表現強勁。但考慮到2023年美國經濟增速料將放緩,未來勞動力市場疲軟有望帶動薪資增速進一步下行,并在明年末回落至3.5%以內。預計剔除住房租金的核心服務業CPI增速將于明年末回落至4%以內。
美聯儲后續加息怎么走?
全球的投資人此刻之所以都在關注美國11月CPI數據,是因為美國通脹的走勢直接決定著美聯儲今后加息的步伐,進而通過美元匯率影響到全球各個市場。
12月15日(美東時間周三下午,北京時間周四凌晨),也就是今晚的美國CPI數據公布后的兩天,美聯儲將進行為期兩天的議息會議,并公布12月份加息的幅度。市場預期,本次會議將成為美聯儲激進加息的轉折點。
目前市場主流觀點認為,今晚的CPI數據很難改變美聯儲12月加息50個基點的決策。一方面是因為美聯儲早前的表態,幾乎已提前鎖定了這一加息幅度的放緩;另一方面,美聯儲12月議息會議和11月會議之間的多份通脹報告其實都反映出了通脹回落的態勢。
但是,市場也預測今晚的CPI數據仍可能會影響美聯儲對于未來的態度。利率期貨顯示,由于11月CPI低于預期,交易員認為美聯儲12月加息50個基點后,2月加息25個基點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利率互換市場顯示預計美聯儲到3月將累計加息100個基點,此前預期為加息110個基點,目前市場對美聯儲終端利率的定價已降至4.86%。
美國通脹數據雖連續多個月出現回落,但目前美國通脹率依然處于歷史相對高位的“7時代”。尤其服務性通脹依然火熱,這或將成為接下來美聯儲亟需解決的主要問題。
人類或首次實現,
可控核聚變重大科學突破
綜合多家媒體報道,科學家們近期在核聚變領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美國能源部將于今晚北京時間23點發表重大聲明。這將是人類無限零碳能源的終極突破!
據了解實驗初步結果的三位人士透露,位于美國加州的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LLNL)首次在聚變反應中實現了“凈能量增益”,也就是產生的能量比注入的能量還要多。
此前,美國能源部長格蘭霍姆(Jennifer Granholm)當地時間周日表示,將在本周宣布一項“重大科學突破”。
據國際原子能機構給出的定義,核聚變是模仿太陽的原理,使兩個較輕的原子核結合成一個較重的原子核,結合期間釋放出大量能量。
在激光聚變實驗中,激光加熱由氘和氚離子組成的燃料,形成等離子體,各離子間發生聚變反應。這一反應產生的能量加熱燃料帶來更高溫度,從而創造出更多反應,導致失控過程(熱核燃燒)。
知情人士稱,LLNL通過美國國家點火裝置的實驗獲得了成功,聚變反應產生了大約2.5兆焦耳的能量,大約是激光所消耗的2.1兆焦耳能量的120%。
與化石能源相比,聚變反應不排放二氧化碳;與當前通常意義上的核能——核裂變能相比,它既不會產生核廢料,輻射也極少。自1950年代以來,科學家一直在研究太陽的能量來源,尋求復制和利用聚變反應,但至今沒有團隊能從反應中得到超過實驗所消耗的能量,即投入抵不上產出,無法形成能量的正循環。
如果LLNL能突破這一瓶頸,即實現“凈能量增益”的聚變反應,相當于為全人類提供了一個安全的、綠色的、用之不竭的能源選項。核聚變專家亞瑟·特瑞爾(Arthur Turrell)博士表示,“如果這一點得到證實,我們將見證一個歷史性的時刻。”
外界預計,周二的公告將會著重強調投資于聚變能源研究具有的積極意義,但其商業應用可能還需要數年時間。
附件一
2021年以來美國的通脹走勢
制圖:價值線研究院
制表:價值線研究院
附件二
通脹下房租高企,美國高校教職工大罷工!
日前,加州大學10所分校約有4.8萬名學術工作者停下研究工作,加入罷工隊伍,呼吁學校提高他們的收入,改善工作條件。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抗議人群
為什么他們要求加薪呢?原因是錢真的不夠花了。
在目前的收入水平下,絕大多數加州大學的研究生將他們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用于支付房租,很多人根本住不起市區。目前,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助教平均年收入為24000美元,而市區的年租金中位數為36000美元以上。他們很多人不得不搬到更遠的郊區租更便宜的房子。
加州大學的助教們介紹說,房租占了收入的一多半,為了獲得可負擔得起的住房,他們通勤數小時,甚至不得不獻血來維持生計。Jacob Kemner是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環境研究的博士生,年薪大約為28000美元,他每周捐獻兩次血漿,大約有200美元的額外收入。“我通過出售血漿來維持生計,”Kemner說。“我無法有效地開展工作,因為必須花費6到10個小時往返于血漿捐贈中心。”目前,整個加州系統的教職工學生共計4.8萬人開始了罷工活動,據稱這是美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高校罷工。
房租的快速上漲是美國本輪通脹的主要推動力之一。據美國房地產協會官方網站Realtor.com的數據,10月美國租金同比上漲4.7%,與2019年10月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前相比,美國房租平均上漲了23.5%,處于歷史高位。
美國近日一項民調顯示,有55%的美國成年人表示通貨膨脹讓自己的家庭經歷了財務困難。此外,有13%表示他們正在經歷“嚴重的”財務困難,導致他們“維持目前生活水平”的能力受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收入群體因通貨膨脹而面臨財務困難的比例并不相同。在低收入人群中,這一比例為77%。在中等收入人群中,這一比例大約為60%。在高收入人群中,這一比例是42%。
國際評級機構穆迪分析稱,飆升的通脹推高美國家庭支出,與去年相比,全美家庭平均每月不得不為相同的商品和服務多支付433美元。
美國有一種專為貧困人群免費提供食物的慈善機構,被稱為食物銀行。然而,隨著通脹飆升,食物銀行面臨需求激增、供應短缺的困境,大約有40%的食物銀行供應不足。
西弗吉尼亞州有益收獲食物銀行負責人麗莎·戴維斯透露,近期前來食物銀行尋求幫助的不僅僅是低收入家庭,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