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以來,人民幣匯率漲勢凌厲,繼上周升破6.9元,本周一(1月9日)上午,又進一步升破6.8元關口。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據統計,2022年11月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累計上漲超過6%。
業內人士表示,中國經濟修復、外資流入、季節性結售匯因素是此輪人民幣匯率快速升值的原因。2023年,在上述因素支撐下,人民幣匯率將以雙向波動的走勢為主,并有望溫和回升、逐步趨近長期合理區間。
升破6.80元關口
2023年開年以來5個交易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保持“五連漲”。外匯交易中心公布數據顯示,1月9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8265元,較前值調升647個基點。
圖片來源:外匯交易中心
與中間價漲勢對應的是,人民幣對美元市場匯率節節攀升。9日上午,在岸人民幣匯率升破6.8元關口,創2022年9月以來新高。Wind數據顯示,截至1月9日11:30,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報6.7926元,較前收盤價漲662個基點,盤中最高報6.7856元。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也來到6.8元附近,截至11:30,報6.7974元,較前收盤價漲314個基點,盤中最高報6.7916元。
圖片來源:Wind
此輪人民幣匯率的升值始于2022年11月。
兩個多月來,人民幣匯率快速攀升,先后收復7.0元、6.9元關口,直至今日盤中升破6.8元關口。據統計,截至1月8日,2022年11月以來,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已累計上漲6.02%、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已累計升值6.92%。
與此同時,1月9日,美元指數繼續走弱,截至11:30,美元指數已跌破104關口,報103.60,當日跌0.30%。
圖片來源:Wind
“中國經濟修復快于市場預期可能是人民幣匯率近期回升的重要原因。”中金公司外匯專家李劉陽表示,季節性強勢也是人民幣匯率走強的原因之一,出口商的季節性收匯與結匯的行為在農歷春節前的幾個月會使得人民幣匯率走強。
此外,李劉陽分析,在歐美經濟逐步邁向衰退的時間點,中國經濟更快從疫情擾動中復蘇的跡象帶來了北向資金大幅流入,助推人民幣走出獨立于其他非美貨幣的升值行情。
2023年以雙向波動為主
開年的漲勢能夠延續多久?經歷跌宕起伏的2022年,2023年,人民幣匯率又將演繹怎樣的行情?
專家表示,中國經濟的快速修復和季節性的結匯需求仍將在一段時間內發揮作用,對人民幣匯率形成階段性的支撐。不過,從全年看,中美短期利差的擴大、經常項目順差的收窄或對人民幣匯率走勢產生一定壓力。利好與利空人民幣匯率的因素均存在,2023年,人民幣匯率將以雙向波動為主。
李劉陽分析,2023年,國內各類政策的支持、美元的強弱、跨境收支的變化以及監管當局的匯率相關政策或是影響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走勢的關鍵因素。整體來看,2023年一季度美元或有一波反彈,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受此影響或有所貶值。“但進入二季度后,受中國經濟復蘇以及美聯儲轉向等因素影響,人民幣或重回升值軌道,四季度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樞或在6.7元附近。”李劉陽說。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2023年,人民幣匯率整體將呈現雙向波動、溫和回升、逐步趨近長期合理區間的走勢。
光銀國際研究報告指出,預計2023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將在6.6元至6.7元之間獲得良好支撐。
值得一提的是,專家表示,匯率雙向波動是人民幣國際化推動的契機。隨著人民幣匯率單邊貶值預期逐步消退,人民幣國際化推進的條件開始好轉,人民幣國際化在今年可能會在貿易結算、資本市場互聯互通等多個領域有所突破。
2022年12月30日,人民銀行、外匯局聯合發布公告表示,自2022年1月3日起,銀行間人民幣外匯市場交易時間將再次延長至北京時間次日3:00。業內人士表示,銀行間人民幣外匯市場交易時間再次延長將覆蓋更多海外交易時間,避免境內外外匯市場形成過大價差,也更加方便全球投資者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