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國消費市場開啟復蘇模式,酒類市場正在快速恢復,而從白酒投資角度來看,新一輪的產區競爭已經開始顯現,投資也正在走熱。
時間再往回拉,縱觀白酒產業的發展,近些年來,隨著消費升級、分化與迭代,白酒行業的競爭力加速向優質產區集聚。
中國白酒金三角酒業協會理事長王少雄在日前召開的2022酒業創新與投資大會上對外表示,中國酒業在經歷了渠道競爭、品牌競爭、品類競爭的“微觀”競爭時代之后,正在進入產區競爭的比較“宏觀”競爭時代,酒與產區之間發生著越來越深刻的價值互動的關系。
【資料圖】
產區化已在興起
中國酒業的產區化發展剛剛起步。而酒的“產區”這一概念最早來源于葡萄酒。
法國波爾多地區是全球優質葡萄酒的最大產區,法國人用“波爾多產區”這樣一種區域品牌的概念,升華了人們對葡萄酒品質的認識,從而使得波爾多的葡萄酒馳名世界。
中國酒業具有千年歷史,在漫長的流布與演變過程中,也呈現出一種由點及圈、由圈及面的地理分布形態。這種獨特的生存與生長形態,在時代變遷的驅動之下,經歷多種要素交互作用,最終形成了“產區”這樣一種規模發展的中國酒產業形態。
由此可見,產區和美酒有著不可分割的自然歷史淵源,產區因自然稟賦等,多種優勢釀酒資源要素的優化配置而產生。美酒因產區獨有的、極為廣泛深刻的表達方式凸顯其品質與價值,提升其在更大市場范圍內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事實上,整個中國白酒產業在逐步進入產區化的同時,整個發展形態已經從相對繁榮期開始走向產業融合階段,如四川的酒水產業基本上進入了這個階段,但是從產區本身來看,不同產區的成熟階段又存在差異。
針對這一現狀,和君咨詢副總經理、和君酒水事業部總經理李振江認為,從一個小產區到大產區,政府是一個重要的抓手。
2022年,仁懷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706.70億元,同比增長5.6%;2000萬元以上規模工業增加值934.4億元,同比增長18.5%;白酒總產值完成899.7億元,同比增長18.9%;經濟總量預計位列全國百強縣市第12位。
線下新增規模以上白酒企業27家、億元級以上企業3家,招引落地全優先強白酒企業10家。線上i茅臺、京東·仁懷名酒館、1919名酒館上線運營,成功評選出“十大名酒”“十大推薦酒”,一大批醬酒企業和品牌得到市場的廣泛推崇和認可,仁懷醬酒產業首位度愈發凸顯。
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醬香型白酒總產能約70萬千升,同比增長16.7%,約占我國白酒總產量671.2萬千升的10.43%;實現銷售收入2100億元,同比增長10.5%,約占我國白酒總銷售收入6626.5億元的31.69%;實現利潤約870億元,同比增長11.5%,約占我國白酒總利潤2201.7億元的39.51%。其中,貴州產區(以仁懷為主)產量約45萬千升,銷售收入超1600億元。
習水縣委常委、習水經開區黨工委書記茍明利則稱,2022年,習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60.16億元,白酒產能達17萬千升,白酒產量達15萬千升,白酒銷售收入達306.9億元,帶動相關從業人員10萬余人。
從相關行業機構公布的數據來看,習水產區2022年醬酒產量約占全國醬酒總產量的26%,意味著每四瓶醬酒中就有一瓶產自習水,是全國重要的醬香型白酒生產基地。
綿竹市酒類產業發展局局長劉大智稱,綿竹產區在2022年,全市規模以上白酒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54.87億元,實現利潤40.17億元,實現利稅78.14億元。
競爭趨勢加劇背后誰更值得投資
四川中國白酒金三角酒業協會理事長王少雄認為,作為酒業產區化模式發展,首先要有優越的自然稟賦,具有不可復制的獨特的,地域性釀酒生態資源。人們通常認為釀好的酒,一定與“水、土、氣、生”是釀酒地域生態概念的基本要素。其次是,產業基礎雄厚,產區具備引領中國酒業高質量發展的能力和開拓國際酒業市場的潛力。
同時,也要文化底蘊深厚,擁有酒文化可持續傳承與創新發展的土壤和環境。因為,文化是酒行業的核心競爭力,是酒品牌的靈魂。一個有持續投資價值的酒產區一定是一個文化底蘊深厚、文化張力巨大,而且有著獨特的文化傳播延續方式的地區,這個地區有豐富的文化積淀,釀酒產業發展可持續,這也是投資者關注的要點之一。
那么,中國區內的多個白酒產區接下來怎么提升自我優勢。如目標30億的仁懷醬酒集團未來怎么走?
“仁懷醬酒集團力爭到2025年,建成3萬噸基酒生產基地、30萬噸智能酒庫、銷售達30億元。”仁懷醬酒集團董事長、仁懷市酒文化研究會會長李武介紹,仁懷醬酒集團將背靠政府,聚焦產區,致力打造中國醬香酒產融互動平臺,打造高端戰略產品、產區標桿產品、親民產品、總經銷戰略品牌、個性化和文創產品、合作定制戰略品牌的產品矩陣。
未來,仁懷醬酒集團將全力推進“數智管理大倉儲、產業整合大平臺、金融賦能大交易、文化展示大酒旅、產業分析大數據、守正創新大科研、產融互動大總部”,努力建設基礎牢、規模大、效益好的仁懷醬酒集團,打造質量好、品牌強、政策優的仁懷醬香酒產區品牌。
習酒和安酒是習水產區的頭部企業。習酒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汪地強表示,未來習酒將會加大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生產深度融合力度,加速推動智能釀酒項目,創建智能智造示范工廠,實現信息化與工業化的高度融合,以智能化推動企業綠色化發展。
據了解,習水產區未來的布局方面,將逐步形成2個百億級酒企為龍頭,3個十億級酒企為支柱,以及一大批億元級酒企和中小微酒企為補充的“2+3+N”白酒產業梯次發展格局。
產業配套方面,習水產區預計建成溫水、二郎2個白酒包材產業園,入駐白酒包材企業23家,著力打造“全國重要的白酒包材配套基地”。招商引進武漢奮進智能機器有限公司,研發和生產白酒釀造智能裝備,推進白酒產業數字化、智能化、現代化綠色發展。
據了解,習水科學規劃以赤水河干流習酒集團為核心的中部產區,以同民河支流土城白酒園區和同民片區為左冀的西部產區,以桐梓河支流茅臺醬香系列酒、習湖酒廠、中赤公司為右冀的東部產區的“三大產區”,成為習水白酒產業布局的核心板塊。
“我們規劃建設了28.15平方公里的白酒產業集聚區;預留9平方公里的白酒發展空間,優先保障白酒企業用地需求。”茍明利說。
仁懷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成員、仁懷經開區黨工委書記劉進在致辭中表示,只有深入推進核心產區建設,強化企業品牌培育,加大產品質量管控,全力推動產業集群發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主動、在區域競相發展中搶占先機。仁懷作為中國醬香白酒核心產區,占據天時、地利、人和,仁懷醬酒產業發展優勢明顯,未來大有可為。
在行業看來,習酒跨入200億陣營、白酒銷售收入達306.9億元、8家萬噸企業……,產業實力不斷增厚、產業鏈不斷增強,習水產區將會成為名副其實的價值“高地”。
綿竹產區,劍南春酒一花獨放,而在綿竹的其他地域同時分布著各類中小型酒企,如今也形成集群式發展模式。目前,產區現有白酒企業59家,其中規模以上白酒企業21家、四川名牌企業8家。
據了解,綿竹綿新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正逐步轉型為四川綿竹酒業集團有限公司。其董事長、總經理雷健稱,公司今年正在推動建設總投資超43億元的“綿竹白酒產業集中發展項目”,將通過補鏈、強鏈、整鏈的方式完善綿竹白酒產區產業鏈,逐步打造白酒全產業鏈一體化發展,帶動綿竹產區奔向新的增長極。
隨著中國酒產區化建設的深入推進,一大批中國名酒產區已經具備了或者正在具備投資特性。在投資人眼中,區位優勢和優越的投資環境,事實上也是他們較為看中的因素。
因為按照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資本的本質是追求利潤的最大化,往往青睞于促進經濟發展的客觀條件優越,營商環境良好的地區。擁有政策優勢、交通優勢、人才和勞動力優勢、消費市場優勢等綜合資源優勢的產區,其區間資源配置能力和市場要素流動性較強,投資者投資酒業的交易成本低,資本投入有較大的增值空間。
當前,隨著白酒產業集中度的提升,白酒產區的塑造與建設逐漸成為了企業和地方政府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重要一環,產區的崛起與壯大也促進著白酒行業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