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早盤A股持續窄幅震蕩走勢,三大股指漲跌不一,截止早盤收盤,滬指報3268點,跌0.54%,深證指數報11627點,漲0.19%,創業板指報2371點,漲0.41%,兩市早盤共計成交6700億元。
板塊方面:互聯網、旅游、軟件服務、云游戲、網絡游戲、元器件、釀酒等板塊上漲;
跌幅榜上,電信板塊大跌近5%,板塊中的中國衛通接近跌停,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全線下挫,跌幅居前;另外,建筑、工程機械、石油、保險、半導體、煤炭、銀行、房地產、央企業改革等板塊下跌。
機構策略:
東吳證券指出,美聯儲加息25BP落地后,市場低開高走,符合我們之前的預判,加息只要在市場普遍預期內,A股將沿著自身邏輯運行,后市方面,關注市場量能是否持續放大,人工智能板塊成交額已經超市場整體20%,要注意相關品種的波動風險,這里要留意受新能源、光伏等行業拖累的創業板指與滬深300是否出現輪動補漲,操作上,短期建議適當降低連續大漲的品種,增強持倉的防守屬性,而中長期要重視市場主線,逢低仍可積極參與。
中原證券認為,當前上證綜指與創業板指數的平均市盈率分別為13.59倍、38.51倍,處于近三年中位數以下水平,市場估值依然處于較低區域,適合中長期布局。未來股指總體預計將維持震蕩格局,同時仍需密切關注政策面、資金面以及外部因素的變化情況。建議投資者保持六成倉位,短線關注通信設備、半導體、航天軍工、軟件開發以及計算機設備等行業的投資機會。
國盛證券指出,近期市場受到海外風險事件擾動影響,股指處于階段性震蕩格局,但從北向資金流向看,資金更多的向復蘇預期較強的國內市場挺進。主要原因有我國的銀行股業務較為穩健,銀行系統安全,對銀行股的直接沖擊較小;其次中美經濟周期錯位,3月17日央行的降準也緩解了市場波動風險,將有效提振市場信心,美國的經濟風險沖擊影響較小,在全球經濟風險還未出清的背景下,我國經濟的回升反倒使A股更具吸引力。
目前看市場即將進入年報披露高峰期,企業盈利大概率持續改善,業績支撐+低估值的優質公司有望推動A股估值修復,同時注冊制全面落地后,其優勝劣汰機制有助于市場風格會趨于“藍籌化”,滬指的中級行情不會缺席只會越來越深入,當前建議保持價值略大于成長的均衡配置。
操作上,在市場有效向上突破去年七月高點之前仍要控制好總體倉位適宜低吸,數字經濟和“中特估值體系”有望成為驅動市場運行的主要邏輯,關注人工智能應用領域和中字頭央企等題材板塊,部分布局績優新能源、消費股的超跌反彈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