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A股午后漲幅收窄,滬指一度翻綠,尾盤勉強收紅,傳媒娛樂板塊全天較為強勢,漲超4%,軟件服務、互聯網、旅游、IT設備、石油、電信運營等板塊上漲;跌幅榜上,運輸服務板塊跌幅居首,電力、運輸設備、建材、水務等板塊跌幅居前,但整體跌幅不大。
具體指數:截止收盤,滬指報3204點,漲0.00%,深證指數報10835點,漲0.39%,創業板指報2206點,漲0.59%,兩市全天共計成交9800余億元;
資金流向:截至A股收盤,統計數據顯示北向資金合計凈賣出18.01億元,其中滬股通凈賣出36.07億元,深股通凈買入18.06億元。北向資金成交金額1148.55億元,占A股總成交額11.64%,交易活躍度下降26.19%,其中滬股通買入金額251.18億元,賣出金額287.25億元,深股通買入金額314.09億元,賣出金額296.03億元。
對于A股走勢,東吳證券指出,指數繼續處于底部震蕩筑底,其中科創50指數已經趨勢轉好,現在就看1050點位置是否能有效突破,目前看可適當樂觀些。但由于市場資金主攻人工智能和芯片方向,其它板塊偏弱,對于高位票里趨勢轉弱的品種,還是要注意風險,短線建議主要關注當前這兩個熱門概念里的龍頭股,做快進快出,在大趨勢未轉好前,以低吸強勢股為主,先別做左側埋伏。
國金證券認為,當前主要指數調整至前期相對低位,無論是從邏輯還是從市場結構來看,調整臨近尾聲。1)邏輯方面,美聯儲緊縮緩和趨勢未變,國內產業趨勢和產業政策方向未變,整體基本面缺乏彈性,不是市場核心矛盾;2)市場結構方面,私募基金倉位處在中位數偏下位置,大股東減持并未明顯放量,指數換手率和走勢并未明顯背離,這都意味著市場仍處在向上中段。
該機構指出,TMT迎來新買點。TMT是未來2-3年的主線,長期邏輯在短期業績持續驗證。在AI科技浪潮長邏輯之下,TMT板塊業績改善趨勢的邏輯來自三個層面:1)短期業績來自疫情沖擊后內生改善;2)中期業績來自疫情沖擊后自主可控和國產替代進程加速;3)長期業績來自AI對產業趨勢和生態的優化。四月下旬TMT調整屬于快速上漲后的正常調整。長期主線短期階段性頂部往往是伴隨指數見頂。參考歷史上2-3年主線短期明顯調整的特征,本輪TMT主線的短期明顯調整或同樣跟隨市場調整,也就是宏觀因素對整體市場的沖擊或是TMT主線最大的風險。美聯儲政策預期轉向寬松階段,短期整體市場風險相對有限,TMT行情短期也難言見頂。
中原證券指出,當前上證綜指與創業板指數的平均市盈率分別為12.81倍、36.57倍,處于近三年中位數以下水平,市場估值依然處于較低區域,適合中長期布局。進入下半年,美聯儲仍將逐步轉松,美元的強勢可能是階段性的,伴隨聯儲加息觸頂,美元或進入弱勢周期。在經濟弱復蘇進一步確認后,市場的交易主線由前期“中特估”的進攻性轉向防御品種,表現為業績波動較小的“電力公用事業”以及估值較低的醫藥板塊開始受到追捧,同時結合近期消費數據回暖,核心CPI趨穩的宏觀背景,市場也有逐步博弈消費復蘇的傾向。在經濟復蘇承壓的背景下,市場風險偏好明顯轉向防御,而增量政策顯得尤為重要。未來股指總體預計將維持震蕩格局,同時仍需密切關注政策面、資金面以及外部因素的變化情況。建議投資者保持六成倉位,短線關注軟件開發、通信服務、計算機設備以及軍工等行業的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