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盤2023年上半年,通信行業成為A股的大贏家,在平淡的市場行情中,該板塊漲幅(算數平均,下同)高達56.43%,漲幅靠前的10大牛股中,通信行業就占了6席。
新股市場越加憔悴,在往年的前10大牛股中,或多或少都會出現一些年內上市的新股,而今年上半年竟無一只新股出沒。
(資料圖)
退市股幾乎壟斷了整個跌幅榜,半年跌幅普超80%,資本市場新陳代謝加快。
通信板塊領漲
根據Wind數據顯示:在申萬一級31個行業中,上半年漲幅居首的是通信行業,達到了56.43%。
在AI熱度的催化之下,通信行業的124只個股中,有107只上半年取得正增長,而去年上半年,通信行業跌了1.98%,板塊估值處于低位,也為后續的上漲提供了更多的空間。
銀河證券分析師趙良畢認為,AI發展大勢所趨,全球競爭加速,隨著AI應用的不斷普及,作為AI產品的基礎設施,通信相關網絡設備需求不斷提升,通信行業上半年估值提升水平優于市場均值,進一步驗證了AI發展帶來的行業成長性預期提升。
在通信行業內部,目前被劃分為算力相關產業鏈、運營商、5G相關產業鏈,其中,行業的上漲主要由算力相關產業鏈驅動。
從個股角度看,今年上半年前10大牛股中,通信行業占了6席,再一次印證了行業的景氣度。
聯特科技成功當選上半年的“漲幅王”,上半年累計漲幅達768.83%;劍橋科技緊隨其后,上半年累計漲幅459.52%;中際旭創排在第3位,上半年累計漲幅446.49%。
對于未來高算力要求的AI及相關生態而言,CPO是目前“降本增效”最好的解決方案,上述3家公司均屬于“算力+CPO”概念股。
傳媒緊隨通信行業,上半年累計漲幅39.54%。與此同時,計算機、機械設備、電子等行業漲幅也居前。
退市板塊領跌
另外,有10個行業上半年累計下跌,其中,房地產行業累計跌幅最大,年內下跌12.36%。在113只地產股中,83只報跌,占比73%,且跌幅靠前的8只均為風險警示股。
根據克而瑞的數據監測顯示,2023年6月,百強房企全口徑銷售金額和銷售面積環比有所改善,但同比依舊大幅下滑。供需兩端制約之下,上半年樓市復蘇動能放緩。
除此以外,食品飲料、綜合、美容護理、商貿零售、建筑材料、農林牧漁、交通運輸和煤炭等行業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下跌。
在個股方面,上半年跌幅靠前的熊股幾乎被退市股、*ST股以及ST股壟斷。其中,跌幅前10的股票中,9只為退市股,1只為已經觸發了交易類強制退市的*ST股,跌幅均超過80%。
今年以來,風險警示板塊整體下跌了19%,其中,*ST股下跌22.7%,ST股下跌18.4%。對此,鑫鼎基金首席經濟學家胡宇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表示,這也說明了今年在全面注冊制推出之后,市場更加重視基本面因素對股價的作用,優勝劣汰的機制得到了市場強化。
“市場化的新陳代謝正在加快,有利于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他說。
如果刨除退市股和風險警示股,上半年跌幅最深的是昱能科技,年內下跌53.35%,股價較2022年8月份的最高點已“腰斬”,自2022年6月8日上市以來,昱能科技的股價走出了一個拋物線。
昱能科技主要從事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中組件級電力電子設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主要產品包括微型逆變器、智控關斷器、能量通信器以及戶用儲能系統等。
截至2022年末,微型逆變器、智控關斷器、能量通信器占公司營收比重分別為79.54%、10.61%、7.86%。
另外,安奈兒、中國中免、全聚德、拱東醫療等跌幅也超過45%。其中,安奈兒、全聚德去年四季度分別大漲了2.18倍、1.7倍,今年以來開始劇烈回撤;中國中免年內股價下跌了46.66%,免稅銷售額表現平淡致使股價承壓。
新股動力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在往年的前10大牛股中,或多或少都會出現一些年內上市的新股,比如2022年上半年漲幅前10大股票中,有2只為年內上市新股,2021年上半年漲幅前10大股票中有3只為年內上市新股。
而今年上半年竟無一只新股躋身其中,這也說明了新股市場形勢之嚴峻,打新收益不容樂觀。
Wind數據顯示:上半年滬深交易所上市的135只個股中,漲幅最好的是3月3日上市的四川黃金,受益于黃金價格持續高位運行,四川黃金半年漲幅超2倍。
其次是1月6日上市的醫藥股百利天恒,半年漲幅1.26倍。其余新股漲幅均在90%以下,其中97只股票年內報跌,不少上市公司充分演示了“上市即頂點”的行情。
登康口腔半年度跌幅最深,作為全面注冊制后的首批上市公司之一,登康口腔4月10日上市首日開局良好,當日漲幅174%,但此后就開始一路下挫,并持續低位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