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早盤創業板紅盤開出,之后震蕩下午,截止早盤收盤,三大股指全線翻綠,滬指報3228點,跌0.51%,深證指數報11071點,跌0.53%,創業板指報2219點,跌0.59%,兩市共計成交4300億元;
板塊方面:有色、電器儀表、煤炭、建筑、房地產、鋼鐵等板塊相對強勢,漲幅居前;稀土永太強、鈦金屬、稀缺資源 、電子紙等概念股相對走好;
跌幅榜上,酒店餐飲、釀酒、食品飲料、船舶、通信設備、農林牧漁、旅游、建材等行業板塊跌幅居前。
機構策略:股指預計維持震蕩格局 關注汽車、半導體等板塊
華泰證券指出,6月全行業、全部非金融行業景氣繼續回落,中報或確認1Q23為本輪全A非金融盈利增速底,但價格支撐偏弱→復蘇或缺彈性。結合本輪PPI見底時間、歷次去庫周期時長以及周期底部的合意庫存水平,本輪庫存周期大約3Q23見底,Q3市場或進入“補庫預期”交易。結構上,筑底位和爬坡位品種主要分布在TMT、可選消費、公共產業和部分中游制造。7月,“中報窗口”+“政策博弈”雙期疊加,在主題+籌碼+景氣框架基礎上,進一步篩選景氣正向邊際變化、有政策或主題催化、籌碼-估值性價比較高的品種,建議關注電子/火電/汽車/白電/乳品/風電/輪胎。
中原證券指出,當前上證綜指與創業板指數的平均市盈率分別為12.92倍、36.86倍,處于近三年中位數以下水平,市場估值依然處于較低區域,適合中長期布局。建議投資者短線關注汽車、半導體、消費電子以及計算機設備等行業的投資機會。
國盛證券認為,隨著穩增長政策的密集出臺,經濟修復進程有望加速,投資者信心或迎來快速恢復。疊加7-8月中報業績窗口期的來臨,業績預期向好以及緊隨政策的標的有望成為近期投資機會,重點關注業績可能具備復蘇和反轉趨勢的領域,市場風格有望相比6月可能更加均衡。同時注冊制全面落地后,其優勝劣汰機制有助于市場風格會趨于“藍籌化”,滬指的中級行情不會缺席只會越來越深入,當前建議保持價值略大于成長的均衡配置。操作上,在市場有效向上突破去年七月高點之前仍要控制好總體倉位適宜低吸,“經濟復蘇”和“中特估值體系”有望成為市場重新反彈的主要推動力,關注中報預告超預期事件機會,和部分布局新能源、地產鏈和消費股的修復性反彈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