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綜合 > 財經要聞 >

          鄒佳銘:合規,到底有什么用?

          作者:北京和昶律師事務所主任 鄒佳銘


          (相關資料圖)

          最近,有個做制造業的朋友對我說,他所在的公司去年請律師團隊做了合規,但是他覺得沒有什么用,這是為什么?

          他的疑問,實際涉及到三個問題:第一,合規是什么?第二,如果沒用,是什么原因?第三,合規,到底有什么用?

          一.合規是解決方案,不是解決問題

          合規,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可以分為對內和對外兩個部分。對內,公司要求員工的行為符合員工手冊和規章制度等,違規最直接的后果,是損害公司利益,最典型的就是內部舞弊和腐敗。

          對外,合規要求公司管理者的決策,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商業倫理。比如,上市公司違規信息披露,企業違規排放污水,食品添加物超標,等等。這類行為的直接后果是損害消費者權益,破壞社會秩序等,可能招致行政機關的處罰,嚴重的更是涉嫌犯罪。

          感覺合規沒用,某種程度上就是合規的有效性問題,這不僅是企業家關心的問題,也是執法機關重點考察的問題。對于企業而言,做合規是為了解決問題,避免被處罰的風險。沒有效果,錢就白花了。

          對于執法機關而言,最高檢實施的合規不起訴改革,將合規的有效性評價,作為是否起訴的依據。因為無效的合規,不能防范再次犯罪,不起訴就沒有意義了。

          朋友之所以問合規為什么無用,原因在于他首先建立了一個假設:只要做了合規,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但是,這個假設是不成立的,因為合規只是一個解決方案,并不能直接解決問題。

          是否有效,首先取決于方案是否對癥。這涉及到很多具體信息,我們不在此文中討論。在合規計劃對癥的假設之下,合規是否有用,就取決于計劃能否落地實施。

          就像減肥,雖然方法很多,歸根結底無非是少吃、多動。但是,好吃懶做才是人的本性,所以減肥成功的是少數。合規,本質上是內部糾錯措施,執行中的困難重重。

          二.合規的有效性,取決于公司價值觀

          有一個常見的誤區是,建立了一套合規管理體系,合規就是職能部門或外聘專業人員的工作,公司“坐享其成”就可以了。其實,執行中的障礙,主要涉及到人、財、制度和對外決策四個方面:

          建立一套完整的合規體系,是一筆不菲的投入。除了前期搭建合規組織,經營過程中仍需要持續投入。

          比如,汽車龍頭企業——吉利汽車集團,2014年起設立合規管理部門委員會,以反腐敗合規為核心,從上到下500余名合規人員,覆蓋了企業各個角落,這就是一筆龐大的開支。

          同時,在短時期內,反腐合規,必然會導致訂單減少。流程控制和崗位制約,也會導致效率降低,這都是消極的投入。

          當然,投入也是有回報的。據報道,在十多年時間里,吉利集團已查處了數百起不合規案件,挽回經濟損失數億元。最重要的是,合規管理體系也助力吉利走出國門,是成功收購沃爾沃不可缺少的條件。

          問題在于,我們看得見的是真金白銀的支出,看不見的是有效合規帶來的收益。

          企業內部舞弊和腐敗,都是人的問題。除了正向的教育、培訓,反向的監督、調查和處罰,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最有挑戰的。

          (1)高層舞弊:

          高層舞弊一般是公司內部掌握一定資源的人,要么是公司的“老臣”,要么是公司的“能臣”。他(她)們不僅和公司有千絲萬縷的感情聯系,也往往在公司的運營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如果他(她)舞弊,對他(她)們的處罰,不僅直接關系到公司的運營和業務,還可能影響公司形象。這不僅需要權衡利弊,還要割舍感情,很多時候是一把手才能做的決定。

          (2)基層舞弊:

          基層的舞弊,往往發生在特定崗位,比如,倉庫保管員、財務人員、運營、采購人員等,這些崗位直接接觸財物或者掌控資源,“常在河邊走,難免不濕鞋。”

          對于人性中幽暗的部分,反向的處罰可能比正向的教育和培訓更重要,因為只有處罰是通過行動執行制度,這樣才能樹立制度的權威。

          但是,處罰是建立在內部舉報和調查的基礎上。很多大公司雖然有舉報和內部調查制度,但是收效甚微。因為這都是得罪人的事,如果沒有配套的制度保護舉報人,清除調查的障礙,公布調查的結果,贏得員工的信任和支持,這些制度就是擺設而已。

          制度

          現代人幾乎生活在一個被制度所織就的大網中,大到法律,小到各種規矩,它們無所不在,也很容易成為空氣般的存在。除非被處罰過,我們才能認識到它的存在,并成為行為準則。

          很明顯的例子,就是交規,如果沒有罰款和計分制,人們很難自動遵守。合規管理也是如此,只有通過處罰建立制度的權威,才是有效的。這就涉及兩個方面的問題:

          其一,“有要求就有處罰”,比如,公司禁止員工接受供應商的宴請,那么一定要規定違反制度的后果。因為制度都是反人性的,不可能依靠人的自覺。有處罰的制度,才能生出牙齒。

          其二,“處罰與行為相當”。如果規定員工接受供應商宴請就開除,這樣的處罰太嚴苛,要么根本無法執行,要么執行效果不好,最終都是不了了之。這樣的結局,可能比沒有處罰更可怕,因為它釋放的信號是,做錯事沒什么,制度不過是說說而已。

          所以,制度不是拍腦袋決定的事,制定前充分調查、論證,制定后嚴格執行,才能讓制度成為行為準則。

          對外決策

          企業的對外決策,必須協調自身與國家、社會公眾和其他第三方的利益。如果使他人或國家利益受損,就是風險的來源。

          在中國公司目前的發展階段,對于大多數企業而言,決策都是利益和風險之間的權衡,違規某種程度上就是追求利益付出的成本。在這個計算公式下,對外決策涉及兩個問題:

          第一,如何看待利益?利益簡單來說就是兩種: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比如,2022年5月比亞迪再陷廢氣排放風波,在疫情期間市場缺貨的情況下,比亞迪開足生產力滿足市場需求,獲得的利益是現成的,這是短期利益。

          但是,比亞迪要在長沙長期發展,就必須獲得周邊社區和當地政府的支持,這就要在周邊居民的健康、當地的環保和企業的利益之間進行協調。那么,從長期利益考慮,它就應當克制產能,合法合規地排放。

          第二,如何看待風險?利益很多時候是眼前看得見的,違規風險卻具有偶然性。就像逃稅一定能少交稅,被處罰的風險卻是概率。

          這個概率一方面在于執法的嚴厲性和公正性,我們不在此討論。另一方面,則在于決策者的認知?,F代商業社會,違法和犯罪,并不僅是我們所熟知的殺人、行賄等,而是由各種法律法規編制的錯綜復雜的大網,由此產生的犯罪都叫行政犯,它不是一種我們在社會生活中自然知道的惡,而是因為法的制定而產生,具有很強的專業性。不知風險所在,才是真正的風險。

          這就需要企業決策之前,能獲取充分、專業的法律建議。有專業的合規人員,合規意見能獨立地呈現給決策層,是十分重要的。這就需要組織、職權設置等方面的支持,比如,公司賦予合規部門更高的管理層級,實行垂直的考核機制,避免被其他部門所牽制,合規部門應該直接向董事匯報等。這就是合規管理中最為重要的獨立性原則。

          當然,合規也會遭遇中國公司內部人控制的障礙。但是,合規對標的是行政監管和刑事犯罪的風險,這種風險的背后是國家權力。公司控制人可以無視公司治理規則,因為控制權在握。但是,不可能無視合規風險,因為沒有人可以對抗國家權力。就此而言,合規管理比公司治理更有約束權力濫用的強制力。

          但是,對于不考慮長遠利益和不計風險的決策者而言,合規仍舊是無用的。對一個公司而言,錢花在哪里,留下來的人是誰,對外決策如何平衡社會責任、第三方利益和自己的收益,最終取決于哪些人、哪些事、哪些利益符合公司高層的價值觀。所以,歸根結底是公司的價值觀決定了合規是否有效。

          三.合規,不能絕對避免風險

          回答了合規為什么沒用,我們再來看看合規到底有什么用?很多企業做合規,都是為了避免違規所導致的處罰,這無可厚非。但是,合規的有效性,還存在一個手段和結果的關系。

          比如,對于射擊運動員而言,專注力就是一種自控力,也是射中目標的核心能力。為獲得這種能力,運動員需要接受長期的訓練。但是,有了專注力,不等于每次都能射中目標,因為結果受現場的諸多因素的影響。

          合規也是如此,合規是提升企業內控力的手段。但是,企業具有內控力,不能保證每次都達成避險目標,它只是達成目標的必要非充分條件。最后的結果,受外在各種因素的影響。

          1.風險來源多元

          以“老壇酸菜”事件為例,康師傅是被上游供應商所拖累。

          完整的合規體系,除了公司內部控制之外,還應輻射到與公司關聯的第三方公司,比如,供應商、代理商、渠道商、中介機構等。因為風險是可以傳導的,這就是第三方合規。

          風險波及更廣的案例是,樂視網財務造假被查,連累多個保薦機構,被一同立案調查的北京市金杜律師事務所,被聘的其他IPO或定增計劃都被中止審查。這就是由金杜律師事務所服務的一個客戶波及到另一個客戶,不是“連累”,而是被“株連”了。

          除了上游供應商的連累,還有下游代理商的風險。這在醫藥行業體現得更加明顯,國家為了加強反醫藥賄賂的力度,將與生產企業具有委托代理關系的經銷企業和配送企業捆綁在一起,后兩者的行賄視為生產企業的行賄,直接影響生產企業在招采中的信用評價。

          針對以上監管措施,醫藥企業的合規中,就有專門的第三方管控,通過盡職調查、定期風險評估等方式,控制上下游的風險。但是,這種控制力終究是有限的,就像我們事后分析康師傅為“老壇酸菜”背的鍋,總有點事后諸葛亮。企業在事前堵住所有漏洞,是難上加難。

          2.監管是動態的

          監管的職責是發現問題,同時也在解決問題中,不斷升級監管措施,所以監管是動態的。尤其是強監管行業,比如金融、醫藥、APP等,跟進監管步伐十分重要。

          以國家對APP的治理為例,主要針對的是個人信息保護。作為一種全新的權利,法律對個人信息的認識,以及監管對它的保護,都是摸著石頭過河,一邊總結、一邊立法、一邊執法。

          這幾年監管的內容從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到強制授權、竊拍、竊錄,再到開屏彈窗廣告、自動續費等各個方面,涵蓋的面越來越廣,保護的力度越來越大。

          監管部門不僅發布了一系列文件,還展開了持續的“清朗行動”。企業如果不能及時跟進政策或監管動向,就可能撞在槍口上。據報道,2021年國家網信辦部署開展15項“清朗”系列專項行動,累計下架應用程序、小程序2160余款,關閉網站3200余家,這些都是持續存在的監管風險。

          風險是隨著企業發展變化的

          公司在發展的不同階段,面臨的問題和風險也是不相同的。

          初創階段,股權結構最重要,這不僅決定了公司的權力結構,也是公司隱藏在內部的最大風險源,股東內訌是公司解體的最大原因。

          發展到成熟期,外部要關注的是融資風險。融資,既可能被雪中送炭,也可能是引“狼”入室;內部則可能因為管理層的固化和信息不對稱,存在更大的舞弊空間。

          如果發展到上市階段,監管重點關注的是財務、信息披露、違規擔保、資金占用等問題,合規的重點是防范控股股東和實控人濫用權力,掏空上市公司。

          所以,沒有一套合規方案可以一勞永逸地解決所有問題,合規總是在發展中完善的,識別風險、監控風險、持續改進是有效合規的必經過程。

          四.內控力,企業長期健康發展的核心能力

          合規,雖然不能直接避免風險,但是它是通過一套機制,比如:風險識別、監測、應對和持續改進,提升企業控制風險的能力,這種內控力本身就是企業長期健康發展罪核心的能力。

          1.小公司立好規矩,才有未來

          公司有大小之分,就有不同的合規理由和方案。

          這里的公司大小,不是指規模,而是指品牌。它們最大的區別是,小公司就像是企業中的“窮人”,最重要的是活下去,可失去的有限。所以,錢要花在刀刃上,安排專人或外聘專業人員,針對行業高風險點做專項合規,是比較經濟可行的方案。

          有必要強調的是,如果有把企業做大做強的“野心”,合規越早越好。如果對外不合規,企業可能在中途就夭折了。內部合規,則象是家長給孩子定規矩,從小養成好習慣,總比大了之后糾正壞習慣容易得多。

          在實務中,大公司中發現的多人長期舞弊的問題,都是因為有小問題時沒有及時解決,某些部門或環節處于一種失控狀態,經年累月形成痼疾。2018年大疆發布公告稱,內部舞弊導致大疆損失上十億元,這個數字觸目驚心。這就是公司發展大了再解決問題的代價。

          2.大公司不出錯,就是發展

          大公司就像是企業中的“富人”,不光被人“眼紅”,所失去的也要多很多。

          “老壇酸菜”事件中,雖然湖南插旗菜業是很多食品生產企業的供應商,但是大眾和媒體關注的,主要還是兩個大品牌——康師傅和統一方便面。更有律師消費者直接把康師傅訴諸法院,要求賠償,這就是品牌大惹的禍。

          據說,康師傅方便面受“土坑酸菜”事件影響,不僅產品被超市下架,股價在3月16日半天的虧損就高達43億元。消費者要重拾對酸菜產品的信心,需要更長的時間。

          更重要的是,按照熵增定律,公司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很容易陷入到一種階層固化、制度疊加導致的混亂,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內部舞弊和腐敗。

          為對抗這種熵增,大公司部門越來越多,制度越來越復雜,流程越來越冗長。但是,如果人不嚴格執行制度和流程,看似多人負責,實際無人責,就陷入了典型的“三個和尚沒水喝”的狀態,制度沒有實效。

          這個問題的癥結在于,違規沒有成本,或者制度沒有權威。合規管理實際上是一種自我糾錯機制,在糾正不合規的行為中樹立合規權威,形成合規文化。文化對了,在合規土壤中才能結出合規的果實。

          所以,公司越大,合規風險越大,合規收益也越大。對于大公司而言,不出錯就是持續發展。

          最后,回到最終的問題,合規到底有什么用?合規,通過提升企業的內控力,有助于達成避免法律風險的目標。但是,最終的實際效果,取決于落地實施的情況。是否落地,又取決于企業家奉行的價值觀。求仁得仁,合規致遠!

          關鍵詞:
          最新動態
          相關文章
          鄒佳銘:合規,到底有什么用?
          發改委主任鄭柵潔再次召開與民營企業溝...
          韓國議員當面痛斥格羅西!韓民眾抗議:I...
          全球各地百萬富翁人口占成年人口比例:...
          豬價拖累6月CPI同比持平,PPI同比創七年...
          深圳知名豪宅降價3000萬成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成年片在线观看|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扒丝袜在线观看网站| 麻豆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天堂√在线官网|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果冻传媒| 欧美性猛交xxxx免费看蜜桃| 免费观看呢日本天堂视频| 韩国公和熄三级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永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在线观看首页123| 99re热这里只有精品| 成年人网站黄色|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日韩av| 欧美色欧美亚洲高清在线观看| 午夜电影成人福利| 调教双乳玉势揉捏h捆绑小说| 国产精品igao视频| 99久久精品国产亚洲| 快穿之性色无边(高h)| 久久久噜久噜久久gif动图| 欧亚专线欧洲s码wm| 亚洲欧美黄色片| 男人扒开女人腿使劲桶动态图| 四虎在线永久精品高清| 韩国理论片久久电影网| 国产精品igao视频| 69视频在线观看| 在线视频网站WWW色| 一本大道香蕉高清视频视频 | 日本不卡高清中文字幕免费|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爱av| 欧美精品手机在线|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dvd| 精品国产国产综合精品| 国产一区免费视频| 高龄五十路中出| 国产欧美综合一区二区| 2021国产成人精品国产| 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 а√天堂资源8在线官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