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早盤震蕩走低,三大股指皆綠,截止早盤收盤,滬指報3263點,跌0.84%,深證指數報11096點,跌0.42%,創業板指報2217點,跌0.27%,兩市早盤共計成交5400億元;
(資料圖片)
板塊方面:石油、銀行、船舶、煤炭等板塊走弱,拉動股指下行,漲幅榜上,房地產、證券、工程機械、通用機械、半導體等板塊相對走好,但整體漲幅不大;
概念板塊方面:超導概念板塊延續強勢 ,早盤整體漲幅4.62%,板塊中的國纜檢測、中孚實業、百利電氣漲停,永鼎股份、精達股份、創新新材漲幅也在6以上。
超導概念再度爆發 國纜檢測、百利電氣等連續兩日漲停
消息面上,今年3月,美國科研團隊宣稱,發現新型材料在21攝氏度以及1GPa條件下實現超導現象。但這無法被全球其他科研團隊重復和證實。時隔4個多月,又有美國泰吉量子公司、韓國科研團隊宣稱在室溫超導領域有了新發現。
7月22日韓國研究團隊發表論文宣布合成了世界上第一個室溫常壓超導體,該材料使用一種改性的鉛-磷灰石,能夠在127℃(Tc=400k)以下表現為超導體。目前,該論文目前尚未經同行評議,亦無人復現成功,但據韓國作者的說法,最快三天就能制備出一批樣品,預計下周初步的驗證結果就可以公布。需求方面,室溫超導意味著超長距離無損耗輸電得以實現,這將引起全球電力網絡的新一輪的基建狂潮,除此之外超導磁體、超導電纜、超導磁懸浮列車等方面均將有所突破。
昨日,美國泰吉量子公司公布照片稱,新發現一種室溫超導材料,是一種石墨烯泡沫材料,非常易碎。泰吉量子公司稱,這種獨特的II型超導體可在較寬的溫度范圍內工作,包括遠高于室溫的溫度,從約-73℃到約150℃——這是在超導體世界中并不常見的一種特性。
浙商證券指出,今年以來,室溫常壓超導領域頻發突破性研究成果,每一次都引起全球科學家的關注,究其原因,便是室溫超導的實現將深刻變革目前的能源體系、信息處理與傳輸體系,并在醫療檢測、高速交通乃至可控核聚變等諸多領域帶來進步。盡管目前相關技術仍不成熟可靠,但每一點技術革新的可能都值得持續關注。
利好政策持續釋放,地產板塊延續強勢,渝開發、中交地產等漲停
消息面上,8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召開2023年下半年工作會議。會議提出,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落實好“金融16條”,延長保交樓貸款支持計劃實施期限,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有序,加大對住房租賃、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設等金融支持力度。因城施策精準實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繼續引導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和首付比例下行,更好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指導商業銀行依法有序調整存量個人住房貸款利率。
中信證券表示,本次會議提及“指導商業銀行依法有序調整存量個人住房貸款利率”,自7月14日央行表態“支持和鼓勵”存量按揭利率調整后,此次會議為監管層面首次正式發聲,預計后續將有正式指導文件出臺。
光大證券指出,2023開年,監管部門密集發聲,釋放積極信號,明確房地產金融化泡沫化勢頭得到實質性扭轉,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事關金融市場穩定和宏觀經濟發展全局。供給側來看,多部委相繼表態,通過信貸、債券、股權多種方式綜合協同,“三箭連珠”,執行層面可操作性大幅提升,有力提振房地產行業信心;需求側來看,5年期LPR下調,地方政府“因城施策”引導合理住房消費需求,包括優化“認房認貸”標準,下調首付比例及按揭利率等。政策利好頻發,供給側信用風險逐步出清,需求側促進購房消費實質性升溫,新冠疫情管控優化,高能級城市房地產市場供需回暖明顯,區域分化格局進一步凸顯。
該機構建議關注三條主線:1)看好具備片區綜合開發能力,有機會參加超大特大城市更新和舊城改造的大中型央國企等企業,建議關注招商蛇口、保利發展、中國金茂、華潤置地、中國海外發展、越秀地產、華發股份、中國海外宏洋集團、萬科A/萬科企業;2)看好綜合開發能力強、先發布局多元賽道、第二增長曲線發展穩健、存量資產資源豐富、未來有望運用REITs提高資產回報率的房企,建議關注龍湖集團、新城控股、金地集團、濱江集團;3)看好我國產業園步入存量改革+創新發展期,逐步邁向專業化運營發展,公募REITs利于產業園資產重估,建議關注上海臨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