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綜合 > 財經要聞 >

          賬上躺著249億、還要融資97億,“江西首富”靠0元年薪能挽尊嗎?

          賬上有錢還要“圈錢”,股民不干了,公司祭出“回購”殺手锏管用嗎?


          (資料圖)

          晶科能源這次估計要“吃不了兜著走”了!

          8月14日,晶科能源(688223.SH)宣布啟動97億元定增計劃,準備為擴產添磚加瓦。但要知道,晶科能源4個月前剛剛完成百億可轉債募資,2022年還進行過包括IPO在內的百億大融資,算上這次,兩年合計約融資300億元。

          更為關鍵的是,這家在A股上市僅一年半的巨頭,賬上還躺著約249億元現金。

          賬上有錢還頻繁融資,遭遇投資者用腳投票。8月15日,晶科能源股價遭遇跌停,收盤報于10.42元/股,跌11.99%,總市值降至1042億元,創出2022年4月26日以來的新低。

          當晚,公司拋出上市以來首個回購計劃,預斥資3-6億元回購股份,回購價格不超過18.85元/股,這一價格較8月15日股價,高出八成以上。消息宣布后的8月16日,股價收盤報于10.45元/股,上漲0.29%。截至8月18日,公司股價10.71元/股,市值1071億元。股價、市值正在緩慢回升。

          兩年要融資300億元擴產光伏

          盡管資本對于晶科能源的大額融資給出了明確的態度,但深處光伏賽道的晶科能源仍沒有停下融資腳步,這300億資金均計劃砸向光伏。

          2022年1月26日,晶科能源在科創板正式上市,IPO計劃募資60億元,結果超募40億元,實際募資100億元。資金主要用于年產11GW高效電池生產線等項目建設和補充流動資金。

          6個月零1天后,7月28日,晶科能源又決定發行可轉換債券融資100億元。有意思的是,監管要求上市公司兩次融資間隔要6個月以上,此次晶科踩著監管底線操作,也能看出其融資的緊迫程度。

          10個月后的2023年4月19日,晶科能源已經完成了上述100億元的可轉債募資。3個月后的2023年8月14日,晶科能源再次發布97億元的定增計劃。

          當然,公司大量融資之后也開始“撒幣”布局。2022年3月18日,公司宣布投資208億元,建設24GW高效光伏組件和10萬噸光伏組件鋁型材項目,以及規劃投建30GW單晶拉棒光伏產業項目。2023年5月25日,再次宣布豪擲560億元(含流動資金),用于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范區規劃建設年產56GW垂直一體化大基地項目。

          投資數額較大,遭到上交所問詢的晶科能源回復稱:判斷短期內N型產品供不應求,通過擴產搶占N型市場具備合理性。

          需要說明的是,太陽能電池按硅片性質分為P型和N型。P型成本低、壽命短且轉化率低;N型壽命長、轉化率高但成本高。

          而此次97億元的定增主要為上述560億元的投資項目“輸血”。有不少投資者在股吧、雪球等平臺上提出質疑,認為晶科能源的大額融資過于頻繁。

          來源:股吧截圖

          作為同行的隆基綠能(601012.SH)在A股上市超11年,11年內直接融資金額也僅為263.84億。

          值得一提的是,晶科能源前期的布局在光伏行業重新紅火起來的背景下,也收獲了一份優異的成績單。2023年上半年財報顯示,晶科能源實現營業收入536.24億元,同比增長60.52%;凈利潤38.43億元,同比增長324.58%。

          而業績增長喜人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擴產后,公司N型TOPCon電池進入大規模量產化階段。

          實際上,為加碼擴產而融資的光伏企業不在少數。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2023年上半年光伏行業60家企業發起近2000億元融資。但因為擴充光伏融資而導致股價跌停的,晶科能源還獨占鰲頭。

          新一輪光伏產能過剩

          一場“淘汰”在所難免?

          投資有風險,融資需謹慎!此次股價跌停也給晶科能源的融資之路敲響了一記警鐘。在光伏行業軍備競賽愈演愈烈之下,有不少家居巨頭擠入賽道,如果行業以現有速度擴張,產能過剩或許也只是時間問題。

          需要說明的是,從產業鏈角度來說,光伏產業鏈包括上游的硅料、硅片,中游各類電池片、組件,下游電池逆變器及建設運營等環節。而各企業在產業鏈中的位置也并不完全相同。

          TCL中環主要圍繞光伏硅片、光伏電池及組件等上游領域布局,同時近年來公司也開始向著具有強關聯性的光伏發電等領域拓展。TCL中環近期最新發布的半年報預告顯示,預計上半年歸母凈利潤44.8億元至46.8億元,同比增長53.57%至60.42%。

          相較于TCL中環偏上游的布局,創維在光伏業務上則更偏重終端領域,創維面向家庭銷售光伏電站的產品,據創維集團2022年財報顯示,公司的分布式光伏電站裝機總量已經躍居行業第一陣營。進軍光伏行業的當年,創維營收只有1.04億元。僅僅兩年時間,創維2022年新能源業務營收已經達到119.34億元,同比增長191%。

          來源:易維視

          不過創維的模式雖然占據行業風口就能快速上量規模化,但其競爭門檻低,會讓企業的市場主導權弱,既受制于上游的太陽能光伏制造商,又容易在下游市場上被同行模仿跟進并超越。

          格力、美的,海爾則投身探索光伏與家電、家庭儲能整合拉通的系統解決方案,為家庭帶來綠色新能源的升級新空間。不過,聲量并不大。以格力為例, 2022年,格力綠色能源板塊收入為47億元,同比增長62%,但格力綠色能源業務營收占總營收的比例為2.5%,更何況在其綠色能源板塊中還有新能源汽車等業務。

          總而言之,創維已經憑借先發優勢躋身戶用光伏市場前三,而TCL和已經把業務觸角向光伏上游生產端延伸,在技術壁壘更高的光伏玻璃和硅片市場搏殺,而美的是其中動作最慢的。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隨著光伏產業鏈頭部企業陸續披露2023年上半年業績預告,市場普遍沉浸在業績預喜的樂觀氛圍中。但光伏產業面臨階段性產能過剩,引發行業洗牌的風險也不容小覷。

          2023年上半年,光伏產業鏈各主材環節價格均呈大幅下跌趨勢,從上游向下游(硅料-硅片-組件)的降幅依次均有遞減。6月底以來,TCL中環與隆基綠能兩大硅片龍頭紛紛大幅下調報價,初步顯示出了“產能過剩”的隱憂。

          2023年第十六屆國際太陽能光伏與智慧能源(上海)大會暨展覽會上,隆基綠能創始人兼總裁李振國表示:“光伏行業已經出現了產能過剩,未來兩到三年內,一半以上光伏制造商可能被迫退出市場。”

          晶科能源在2022年年報中也表示,光伏行業龍頭企業均在積極擴大產能,使得未來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公司存在市場開拓不力、營銷推廣不達預期等可能性,由此導致新增產能消化風險。

          “光伏少帥”會否重蹈李河君覆轍?

          風險大、機遇也大,晶科能源董事長李仙德在2023年新年致辭中說道,“是時候,搞點大的了。”也讓外界看到了這位看上去文質彬彬的光伏老大狼性的一面。

          2006年,年僅31歲的李仙德成立了晶科能源,主要是給大哥李先壽的昱輝陽光做原材料配套。

          但是受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影響,收購擴張下的昱輝陽光損失慘重,導致股價回落至1美元/股邊緣。

          盡管大哥的昱輝陽光正面臨退市危機,但李仙德仍執著于光伏。2011年,他在上饒成立晶科光伏(現“晶科科技”),主攻光伏電站開發運營。由于李仙德算得上是光伏行業頭部梯隊最年輕的“75后”創始人,在業內還有“光伏少帥”的稱號。

          來源:易維視

          2015年,光伏行業龍頭漢能遭遇做空,股價斷崖式下跌,隨后全行業開始遇冷。同年,昱輝陽光也在紐交所退市。

          大哥李仙壽的生意失敗了,相比之下,李仙德的光伏生意卻做得風生水起。2016年-2019年,晶科能源的光伏組件出貨量連續四年位居全球第一。

          如今,晶科能源和晶科科技的市值,合計近1400億元。

          “晶科兩家上市公司”讓李仙德家族在《2023新財富500富人榜》上以353億的財富,位列第93位,問鼎“江西首富”。

          但與此同時,李仙德也感受到了壓力,他曾感慨道,“目前項目融資難依然是光伏應用規模發展的軟肋。”而硬幣的另一面,晶科能源似乎進入了融資-擴產-再融資-再擴產的“怪圈”。

          更重要的是,李仙德手里的兩家上市公司都背負著高額債務。截至2023年6月底, 晶科能源 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達-71.59億元,上年同期-62.98億元;負債總額899.83億元,資產負債率已高達74.4%。

          而“民營光伏電站第一股”之稱的晶科科技2022年的負債規模也已突破250億,資產負債率達66.61%,達歷史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在晶科能源2022年年報中,李仙德的年薪更是從2021年的592萬元下降到2022年的0元。

          來源:wind

          同樣拿著擴產、高負債劇本的還有漢能集團創始人李河君。當初,他在全國設立了9個薄膜發電生產基地擴產,投資總規模超2000億元。2015年,李河君更是以1600億元財富成為中國首富。

          正當李河君準備大展身手之時,危機悄然而至。兩家海外基金盯上了漢能,其中一家是此前一直做空漢能的海外對沖基金辯證資本,另一家對沖基金是萊克伍德資本。隨后,在2015年5月20日,漢能薄膜發電被質疑存在大量關聯交易,涉嫌操縱股價,股價暴跌47%,市值縮水千億。

          現實情況是漢能的財務數據確實和關聯方交易關系很大。2013年,漢能薄膜的關聯交易達到100%。2014年關聯交易略有降低但仍高達62%,前五大客戶占銷售額的比例高達98%。

          除此之外,漢能薄膜2014到2015年的股價上漲過程也有所“蹊蹺”,有媒體曾提出質疑“經過25個月的觀察,漢能總是能在收盤前十分鐘,股價出現一波暴漲,漢能的股票一年內暴漲了1048%。”

          經歷這樣的危機后,2018年底,漢能薄膜發電負債總計148.28億元,而同期賬面現金僅為3.14億元。2019年,漢能集團又爆發大面積欠薪。隨著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發布破產公告,首富李河君旗下包括北京漢能薄膜、漢能新材料等9家核心公司進入破產清算程序。

          成也光伏,敗也光伏,李河君的前車之鑒應該引起新一輪豪賭光伏的各路資本的警惕,避免重蹈覆轍。

          關鍵詞:
          最新動態
          相關文章
          賬上躺著249億、還要融資97億,“江西首...
          “一攬子”措施如何激活市場?券商、公...
          目錄外通過國談初審品種刷新紀錄!天價...
          久日新材(688199)8月18日主力資金凈買...
          已有券商接監管通知:下周四提交傭金費...
          20.82萬億!私募規模創歷史新高,紛紛提...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人妻中文字幕乱人伦在线| 777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专区| 中文www新版资源在线| hqsexmovie| 69视频免费观看l| 鲁一鲁中文字幕久久| 青青国产成人久久激情91麻豆| 精品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波多野结衣在线女教师| 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完整版| 日韩中文字幕高清在线专区| 被男按摩师添的好爽在线直播| 西西4444www大胆无码| 美女aⅴ高清电影在线观看| 污网站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被强制侵犯亚洲系列播放| 婷婷五月综合缴情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福利| 国产在线视频区| 公求求你不要she在里面小说|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久99久精品免费视频热77| 9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高潮毛片无遮挡高清免费| 男女超爽视频免费播放| 最近中文字幕国语免费完整| 小仙女app2021版最新| 国产无遮挡裸体免费视频| 免费黄色福利视频| 九一在线完整视频免费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 国产漂亮白嫩的美女| 男女猛烈无遮挡午夜视频| 欧美一级美片在线观看免费| 好吊妞视频在线| 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 人人鲁人人莫人人爱精品| 久久久久免费看黄a级试看| 69av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欧美精品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