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環球時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紀雙城 環球時報記者 丁雅梔】美國“政治新聞網”歐洲版21日披露稱,英國政府在7月下旬對英國企業進行大范圍調查,以了解他們在“敏感”領域的對華投資情況。在拜登政府出臺對華投資限制措施后,英國也正在考慮自己的類似措施。報道說,盡管英國的這一“國家安全舉措”尚處在萌芽階段,但已在其國內引發擔憂。
據報道,受調查的英國企業被問及是否在17個領域進行投資,包括先進材料、機器人技術、能源、民用核能基建、通信等一系列行業。英國政府此次調查并非只針對企業的在華投資情況,還有在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的投資。不過“政治新聞網”認為,這項調查反映出英國政府在了解企業對戰略對手的投資中邁出了第一步。另外,蘇納克政府此前承諾要與美國“更緊密地保持一致”,以防止向競爭對手轉讓軍民兩用技術。
“政治新聞網”說,英國商業貿易部官員曾告訴當地企業,與拜登政府一樣,英國可能也將限制投資中國的半導體、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等行業。但這一舉措將會打擊英國商界,尤其是該國明星級芯片設計公司Arm。據報道,英國企業已經感受過該國政府2021年推出《國家安全與投資法》后造成的傷害,鑒于此類經歷,一些英國公司現在擔心政府將網撒得太廣,他們認為,政府有些政策的針對性太差,“給行業帶來了巨大痛苦”。
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全球治理與區域國別研究院英國研究中心智庫研究員李冠杰21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如果英國對華“脫鉤”,那么它的產能無法有效釋放,鑒于歐洲、非洲市場比較飽和,英國難以找到替代市場,其GDP增速可能因此受到直接影響,使得該國原本就不景氣的經濟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