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宋婕 陳鋒
本以為是救命的新手段,卻在花費170萬巨額醫療費后人財兩空。沈陽人竇某因胰腺惡性腫瘤,今年5月23日至7月14日以及8月2日至8月8日兩次在民營醫院上海國際醫學中心(下稱“醫院”)住院治療,最終病情加重,不幸去世。
(資料圖)
兩次住院中,竇某家屬向醫院先后支付8次醫療費,金額累計達172.13萬元。但家屬給出的轉賬記錄顯示,只有3萬元進入醫院賬戶,醫院的發票也顯示只收取了22.31萬元,剩下的巨額治療費花在哪?
按照家屬的說法,醫院安排蘇山為竇某進行“干細胞”“免疫細胞”治療,這也被醫院提供的全部收費明細中所列項目證實。而蘇山并未獲得醫師資格證,涉嫌非法行醫。
更嚴重的是,我國目前只能進行干細胞科研,擅自開展干細胞治療是嚴重的違法行為。醫院相關部門矢口否認院內實施干細胞治療的說法,并稱蘇山并非醫院的醫生,她所在的科室和醫院只是合作關系,但沒有透露合作模式。而竇某病歷上所載的主治醫生告訴《華夏時報》記者,他只負責住院期間醫囑上的治療,不清楚蘇山有沒有做其他治療,“我只是一個醫生而已,很多管理的東西要問醫院”。
干細胞治癌癥
竇某妹妹告訴《華夏時報》記者,今年5月,竇某在北京看病期間,有醫托介紹,上海國際醫學中心有全套干細胞治療項目,院里的蘇山博士是上海治療中期癌癥與腫瘤康復相結合的最權威的專家,針對轉移與防復發是她的專項。因此,竇某在5月底第一次住院治療。
竇妹介紹,上海國際醫學中心為竇某進行的干細胞治療分兩個階段,先是通過初級免疫重建,然后在第二階段對脂肪干細胞進行提取、制備、儲存、回輸。
第一個階段結束出院后,竇某在微信上向蘇山表示,自己脊柱和胰腺反射點疼,蘇回“很好的免疫應答”“沒想到骨髓會這么快應答,至少三個月以后才會的”。
7月底,蘇山在竇出院后多次讓其盡快回上海,原因之一是“我催一下中科院張教授讓他們盡快完成制備,盡早開始胚胎干細胞治療”。
8月2日,竇某再次到上海國際醫學中心住院治療,這一次在經過7天的治療后,竇某的病情急速惡化,不幸去世。
但竇某的所有病歷中都沒有記錄任何關于“免疫因子”藥物的長期或臨時醫囑。竇某妹妹向記者提供了竇某住院期間的一份“免疫因子”服藥方案,包括因子、B12、金匱腎氣丸、水解蛋白,單子上寫著“處方藥,網上或藥店可以購買”。“每次吃藥時間,都是醫院護士直接把藥帶給我姐,沒有介紹、出示合格證明和原包裝?!备]妹說。
經過竇某家屬與上海國際醫學中心溝通,院方提供了全部醫療費的收費明細,“住院治療費”和“常規住院治療費”共57萬元,明確列出的“初級免疫重建”“脂肪干細胞提取儲存制備費”“免疫細胞因子治療”“抽脂、麻醉專家存儲”“回輸”等干細胞項目,費用遠超其中所列的“常規住院治療費”。
涉嫌非法行醫
在竇某的病歷上,她入住的是腫瘤(康復)科。竇某的家屬表示,兩次住院期間,都是由上海國際醫學中心指派蘇山為竇某實施了干細胞、免疫細胞治療。竇某和蘇山保持著密切的微信聯系,竇某的每日體溫、扎針、服藥反應、是否停藥、交費都要請示蘇山。
但竇某兩次住院的病歷中都沒有出現蘇山的名字,科主任、主任醫師、主治醫師、住院醫師都另有其人,也沒有蘇山的簽字。
一段上海國際醫學中心內部的視頻顯示,腫瘤康復科有獨立的辦公區域,內部懸掛著對蘇山的介紹,載明其是腫瘤康復科主任,醫學博士、免疫學專家,中國非公醫療機構協會-腫瘤康復專家組首席專家。
奇怪的是,上海國際醫學中心的官網中,只有腫瘤科,科主任為丁罡,團隊中也沒有出現蘇山的名字。在上海國際醫學中心的醫生團隊和多點執業專家中都沒有蘇山。
《華夏時報》記者致電上海國際醫學中心醫務科,對方斷然否認了竇某在院內被實施干細胞治療,蘇山也并非醫院醫務人員。但其所屬的腫瘤康復科“是15樓的,15樓跟醫院是簽約合作的關系,具體合作模式要看合同”,具體情況由醫院行政辦掌握。
行政辦人員則對記者矢口否認院內有干細胞治療,“費用單上的干細胞治療項目是偽造的”,不知蘇山其人,也不知道她和醫院的關系。
竇某病歷上的科主任和主任醫師是湯華,他表示自己是竇某的臨床醫生,負責她住院期間醫囑上的治療,“其他的治療就不歸我了”,蘇山和醫院是合作關系,負責科研,經常到病房看病人,“她有沒有做其他的治療我不清楚……我只是一個醫生而已,很多管理的東西要問醫院”。
《華夏時報》記者在國家衛健委官網醫生執業注冊信息中沒有檢索到蘇山在上海國際醫學中心的執業信息,網頁顯示“未查詢到符合條件的執業醫生”。
醫療費進入外部公司
蘇山和上海國際醫學中心合作模式無從知曉,但上述提到的巨額干細胞費用卻轉入了蘇山的關聯公司。
出現如此巨大的差額,竇妹經過查詢姐姐住院期間所有付費記錄發現,只有3萬元醫療費進入上海國際醫學中心名下的賬戶,其他169萬元都進入了芭雅醫院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下稱“芭雅投資”)、芭雅健康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下稱“芭雅健康”)兩家公司。
她回憶,上海國際醫學中心的收費方式是由護士在病房里向患者及家屬出示收款二維碼或POS機。
全部醫療費用明細單,雖然是由醫院向家屬提供,但加蓋的是萬貝醫療健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下稱“萬貝醫療”)的公章。
天眼查信息顯示,芭雅投資是芭雅健康的大股東,持股67%,芭雅投資的股東為蘇敏和宋學孟。萬貝醫療的大股東為談嘯,他同時也是芭雅健康的股東。從股權關系來說,三家公司互為關聯公司。
竇某妹妹表示,蘇敏是蘇山的親屬,談嘯則是她的兒子,宋學孟是她的丈夫,經常在醫院15樓出現。
竇某家屬的代理律師孫書保告訴記者,目前我國只能開展干細胞科研項目,臨床治療政策尚未放開,更不能用于商業。而且只有三甲醫院在獲得臨床試驗資格后,同時干細胞臨床研究項目負責人和制劑質量受權人具備相應的資質等條件才能開展臨床研究。上海國際醫學中心并未提供符合上述開展干細胞臨床研究條件的證據,任何未經備案擅自開展干細胞臨床研究的行為,都嚴重違反《干細胞臨床研究管理辦法(試行)》和《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相關規定。
“蘇山和上海國際醫學中心誰實施了干細胞治療,關鍵點是蘇山關聯公司與醫院之間的業務合作模式是否合法。治療行為發生在上海國際醫學中心,同時也查詢不到蘇山的醫生資質信息,涉嫌非法行醫?!睂O書保稱。
目前,竇某家屬已將上述情況反映至上海浦東新區衛健委和市場監管局,并請求對涉及刑事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門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