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大盤早盤受利好刺激大幅高開,隨后持續回落。盤面上,核污染防治及環保股持續活躍,建工修復、捷強裝備、東方園林、華盛昌等漲停;養殖股尾盤拉升,中水漁業、大湖股份漲停。地產股盤中大漲,中南建設、華遠地產、金科股份、京投發展等漲停。券商股大幅高開后震蕩回落,收盤僅錦龍股份一只券商股漲停,首創證券、信達證券、中信證券等超20只個股炸板。總體上個股漲多跌少,兩市超3400只個股上漲。此外,今日兩市炸板個股超80只,炸板率超70%。滬深兩市今日成交額11266億,較上個交易日放量3603億。
板塊方面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核污染防治概念持續走強,建工修復、捷強裝備20cm漲停,東方園林、中廣核技、華盛昌等多股漲停。從市場角度分析,核污染防治概念屬于典型的事件型驅動題材,自身邏輯較為獨立,因此在指數高開低走,其余板塊紛紛回落的背景下能夠逆勢走強。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核污染防治概念在今日放量拉升后,短線情緒或趨于高潮,此外可以關注到的是,鹽業股在尾盤階段先行回落,此前人氣標的江鹽集團更是以跌停報收,說明與核污染相關的板塊或個股后續的分化或將進一步加劇,后續留意分歧回踩的風險。
從產業的角度而言,華創證券在近期的研報中給出了兩大關注方向:1)第三方檢測&環境治理:食品、飲用水以及土壤中的放射性元素檢測需求或將提升,以此數據為基礎的環境修復活動頻次也或將增加。2)科學儀器:精密的科學儀器是準確監測核輻射強度與放射性元素濃度的基石,相關監測儀器和裝備的生產制造商訂單有望增加。
房地產板塊,中南建設、華遠地產、榮盛發展、京能置業、金科股份等個股漲停。消息面上,近日房地產行業利好政策頻出,其中證監會表示房地產上市公司再融資不受破發、破凈和虧損限制;住建部等部門印發通知表示將首套房貸款“認房不用認貸”納入“一城一策”工具箱,供城市自主選用;此外,浙江嘉興宣布全面取消樓市限購、限售。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地產此前已出現破位下跌的疑慮,上方仍存在不小的套牢賣壓有待化解,那么在利好政策落地后對于板塊整體驅動的延續性仍有待觀察。故當市場沒有足夠的資金資金入場的背景下,地產股后續或仍將面臨新一輪的分化。不過由于一二線城市政策優化對房地產行業的拉動更明顯,后續可重點留意一二線城市的房企分歧回踩的機會。
個股方面
券商股大幅高開后震蕩回落,收盤僅錦龍股份一只券商股漲停,首創證券、信達證券、中信證券等超20只個股炸板。其中板塊龍頭東方財富在開盤階段一度漲超16%,最終卻以不到4%的漲幅報收,全天的成交額再破突破200億大關。回溯東財的今年行情,此前也曾有兩次全天成交額超200億,(分別為4月3日與8月4日),但從后續的走勢來看,這兩個交易日都屬于階段性的高點。那么在今日再度爆量高開低走后,再度累積了不小的套牢賣壓。如果后續無法快速放量將其反包的話,或對于市場整體做多信心形成壓制。
后市分析
截至收盤,滬指漲1.13%,深成指漲1.01%,創業板指漲0.96%。北向資金全天凈賣出82.47億元,其中滬股通凈賣出42.83億元,深股通凈賣出39.65億元。
受政策端利好催化,兩市一度大幅高開,但隨后持續回落,最終從K線來看,以一根放量大陰線報收,兩市的炸板率超70%。因此明日能否快速迎來修復有望關鍵。當指數能夠快速帶量站上短線轉強價3150一線的話,那么反映出市場仍具不小的承接動能,整體仍以震蕩筑底結構看待。相反一旦后續延續調整的話,那么在盤面失望情緒進一步加劇下,不排除指數進一步向下探底的可能,屆時注意風險控制,靜待市場明確止跌企穩信號后再行進場更為穩妥。
華安證券也在最近的研報中表示,在經歷持續一個月的調整后,市場到達震蕩區間的下沿位置,對于A股的后續無需過度悲觀,市場沒有持續大跌風險,預計仍延續蓄勢磨底或弱勢幅度反彈。更堅實的反彈需要政策落地力度證實或經濟基本面出現更積極的反饋。
市場要聞聚焦
1、財政部、稅務總局:延續實施全年一次性獎金個人所得稅政策
財聯社8月28日訊,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關于延續實施全年一次性獎金個人所得稅政策的公告: 一、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符合《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調整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等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方法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5〕9號)規定的,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除以12個月得到的數額,按照本公告所附按月換算后的綜合所得稅率表,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單獨計算納稅。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二、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也可以選擇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納稅。三、本公告執行至2027年12月31日。
2、多家頭部量化私募:否認“暫停T0算法交易” 否認“助漲殺跌”
財聯社8月28日訊,市場一則流傳廣泛截圖顯示“考慮到印花稅減半政策對市場流動性的影響,防止對客戶投資造成不利影響,與策略供應商溝通8月28日暫停量化T0算法交易”,對此,多家頭部量化私募向財聯社記者否認,頭部量化基本上都是自建系統,很少采購外部供應商系統,周末得知印花稅減半政策,系統調試都來不及,不會冒風險暫停T0交易。也有量化私募、供應商等市場表示,不排除券商有出于安全考慮暫停T0交易的可能,但是市場存在夸大解讀的嫌疑。而且T0交易不是主流交易,對市場影響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