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市豬企業績可謂“冰火兩重天”,從預報來看,凈賺百億與虧損百億并存。
(資料圖)
五大豬企“三賺兩賠”
隨著溫氏股份31日盤后披露2022年度業績預告,五大豬企業績預告集齊。數據顯示,五大豬企2022年“三賺兩賠”,其中“豬茅”牧原股份賺超百億,正邦科技虧超百億。
具體來看,牧原股份預計2022年業績同比上升,營收1220億元至1270億元,上年同期為788.9億元;凈利潤120億元至140億元,同比增加73.82%至102.79%。
溫氏股份預計2022年扭虧為盈,凈利潤48億元至53億元,上年同期為虧損134.04億元。
天邦食品預計2022年扭虧為盈,凈利潤9.5億元至11.5億元,上年同期為虧損44.62億元。
新希望預計2022年虧損大幅收窄,虧損4.1億元至6.1億元,上年同期為虧損95.91億元。
正邦科技預計2022年虧損收窄,虧損110億元至130億元,上年同期為虧損188.19億元。
對于業績變動原因,牧原股份、溫氏股份、新希望均提到生豬銷量(出欄)同比上升,銷售價格同比上升或是養殖成本下降。天邦食品扭虧為盈主要貢獻來自轉讓子公司51%股權產生的投資收益約14.50億元;扣非凈利仍然為負。
虧超百億的正邦科技則給出四點解釋,一是生豬銷售規模及銷售價格較去年均有所下降,包括仔豬壓欄導致仔豬死亡率偏高等;二是公司期間費用35億元至45億元,其中閑置資產折舊攤銷20億左右;三是對部分資產進行報廢處理,同時對生豬存欄等計提減值準備,共計損失在30億元至40億元;四是飼料板塊銷量和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均下降60%以上,飼料板塊利潤也屬于虧損狀態。
另外,對比三季度數據可知,五大豬企業在2022年四季度“三賺一平一賠”。
其中,牧原股份單季度盈利超百億元,溫氏股份盈利超40億元,新希望盈利超20億元,天邦食品介于“賠賺之間”,正邦科技虧損約30億元至50億元。
正邦科技收函:仔豬死亡率為何偏高
31日盤后,針對正邦科技預虧報告,深交所下發關注函,要求進一步說明報告期內仔豬壓欄導致死亡率偏高、肥豬提前出欄導致均重嚴重偏低等的具體情況,包括但不限于發生原因、發生時點及持續時間、公司已經采取或擬采取的應對措施(如有)等;在此基礎上,說明相關銷售業務毛利虧損的詳細計算過程、依據及其合理性和充分性。
分析報告期內各項期間費用同比變化情況及其原因,費用發生的合理性,以及是否與公司報告期業務開展情況相匹配。
詳細說明報告期內對部分閑置無效及已經拆除的固定資產、在建工程及租賃資產進行報廢處理的具體情況,包括但不限于所涉及資產的名稱、類型、獲取來源、期末賬面余額、計提減值準備情況等;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說明公司對相關資產計提減值準備的計算過程、計提依據、計提結果的合理性和充分性,是否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有關規定。
說明期末持有相關生物資產的具體情況,包括但不限于資產的名稱、類型、期末賬面余額、計提減值準備或跌價準備的情況,并結合生豬市場價格等因素,分析說明公司對計提相關減值準備和存貨跌價準備的計算過程、計提依據、計提結果的合理性和充分性,是否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有關規定。
同時,詳細說明報告期內多次向控股股東正邦集團有限公司以1元作價出售子公司股權的交易進展情況,相關交易的會計處理及其合規性,是否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有關規定。
業績承壓
近期生豬價格下降幅度較大,部分養殖場出現虧損。對于后市,國聯證券報告分析稱,春節期間,生豬價格因消費提升出現小幅反彈,但進入假期后半段,豬價出現持續下跌。此前部分散戶壓欄惜售賭春節行情改善,但春節豬價改善有限,散戶節后開始出欄大豬。節后進入傳統消費淡季,消費預期降低影響散戶出欄情緒從而加速出欄,供給的逐步增加疊加消費的減少,預計節后或出現豬價持續下跌現象,從而出現季度性去化可能性加大。
“對于今后一個時期生豬行情走勢,價格波動是必然的,我們的目標是要波動頻次降低,幅度降低。”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發展規劃司司長曾衍德近日在發布會上表示。
曾衍德指出,從趨勢看,關鍵是看三個因素:一是能繁母豬存欄量,二是中大豬存欄量,三是新生仔豬數量。綜合判斷,春節前后,生豬出欄不會比去年同期少,加上節后豬肉消費進入淡季,豬價走低的趨勢明顯,生豬養殖可能進入階段性虧損。(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