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亞芬)近期,多家上市豬企公布了1月份生豬簡報。從簡報來看,1月各大豬企生豬銷售價格下跌明顯,豬企銷售收入不同程度下滑。
(資料圖片)
其中,除正邦科技、東瑞股份1月銷售生豬量環比上漲,其余豬企環比皆下跌。1月正邦科技銷售生豬量56.50萬頭(其中仔豬32.00萬頭、商品豬24.50萬頭),環比上升16.00%,但同比則大幅下降41.07%。銷售收入方面,各大豬企環比跌幅均較大。立華股份1月生豬相關收入降幅達48.03%,唐人神、溫氏股份、天邦食品降幅均超過35%。天邦食品稱,銷售收入環比下降主要是由于生豬市場價格環比下降較快以及公司出欄數量有所減少。
數據來源:企業銷售簡報 制圖:中新經緯 宋亞芬
據國家發改委監測,全國平均豬糧比價自1月起連續下跌。1月30日-2月3日,全國平均豬糧比價為4.96∶1,進入過度下跌一級預警區間。國家發改委表示,將會同有關部門啟動中央凍豬肉儲備收儲工作。相關消息也讓豬價得到短暫提振。
但據豬好多數據監測顯示,2月13日全國外三元生豬均價約為14.43元/公斤,已重新開始下跌。
卓創資訊分析師王亞男認為,綜合而言,供多需少,2月生豬價格或繼續回落。“進入2月份后,生豬市場進入全年當中較為典型的消費淡季,屠宰量由春節前的全年最高值快速回落至全年最低水平,對行情有較大影響。此外,由于1月份春節期間生豬交易停滯,生豬出欄時間段減少一周,生豬實際出欄總量有限,部分豬源挪至2月份出欄。”
據王亞男介紹,2月份卓創資訊樣本企業生豬出欄量或環比增50萬頭,按照樣本占比推算,全國生豬出欄量增幅或在6%左右。而從供應端角度而言,供應對行情有利空作用。
華創證券農業首席分析師雷軼也認為,在需求轉弱背景下預計后續價格維持低位震蕩、短期壓力較大。中長期看,豬價快速下跌或開啟新一輪產能去化,疊加疫情防控政策優化后的消費復蘇,有望為未來豬價維持較樂觀水平提供更強支撐,成本優勢企業將獲得更好的盈利表現。
資本市場方面,經過股價調整,多數養豬股估值當前已重回底部位置。雷軼表示,待豬價下行風險逐步釋放,養豬股將迎來重點布局窗口。而從歷史來看,只要行業內的企業處于擴張狀態、成本沒有失控,每年市值底部都在抬升,這主要得益于行業規模化浪潮背景下,優質企業(高ROE和高成長)的擴產在不斷為股東創造價值,因此市值底部長期持續抬高,建議重點關注成本優勢顯著、頭均盈利能力最強的企業。(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本文由中新經緯研究院原創,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孫慶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