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車企銷量分化仍嚴重,自主品牌優勢明顯
(資料圖)
作者 崔東樹 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
1月車市未能實現開門紅
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零售銷量數據顯示,1月份中國狹義乘用車市場零售銷量達129.3萬輛,同比下降37.9%,環比下降40.4%。無論是同比增速還是環比增速都是本世紀以來的最低數據,未能實現開門紅。1月燃油車零售量同比下降45.1%,新能源車零售量同比下降6.3%。
這其中的原因,首先還是新能源補貼政策在2022年底全面退出,導致消費者的購買力在2022年12月份有效釋放。尤其是疊加“新十條”的實施,整個社會全面解封,讓12月份的產銷極其火爆。其次,2023年春節在1月22日,導致1月份的生產工作時間大概減少了33%,使汽車產量和銷量都有一個較大幅度的下降。
1月份的新能源車市場,應該說也沒有達到我們的預期。1月份乘用車新能源乘用車產量40萬臺,零售量約33萬臺,批發量約39萬臺??傮w來看,尤其是批發量,實際上還是相對偏低的。原因主要也還是上述兩大因素的共同影響。
從廠商排名來看,呈現一個分化比較嚴重的結構性特征。以比亞迪為代表的自主品牌表現相對優秀,無論是批發還是零售都表現相對較強。在前五位車企中,只有一汽大眾是合資品牌,其他的全是自主品牌,包括吉利、奇瑞等都超越了老牌兒的合資企業,體現了自主品牌在國內外市場的全面發力。
車市消費仍有巨大的增長空間
未來來看,降價或提升用戶的權益是車企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同時,隨著疫情結束,公共交通需求逐步釋放,消費者對新能源車的需求暫時放緩。當然,這一趨勢還有待于進一步觀察。
大城市交通擁堵基本以學校開學為分界點,歷年春節后總有一個開學前的購車潮。預計開學潮對2月車市有一定的拉動作用。同時,疫情結束后,整個市場處于啟動期,各地政府都推出了各類促消費政策,因此2月份的汽車零售值得期待??傊?,不要被1月份汽車市場的暫時低迷所干擾。
而隨著以鋰為代表的資源價格回落,新能源車投資力度預計將加強,這將帶來供給的高增長,也有利于新能源車企盈利水平的改善。
此外,雖然2022年中國出現人口負增長,但是駕駛員人口紅利仍然將延續20年,這對車市而言意味著還有一個較強的增量空間。目前中國人口超14億,而汽車駕駛員僅有4.61億人。未來新領證駕駛員每年或仍有一兩千萬以上的增長,對應的車輛需求也會大幅增長,所以中國車市的發展潛力仍然是巨大的,促進車市消費仍有巨大的增長空間。(中新經緯APP)
本文由中新經緯研究院選編,因選編產生的作品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選編內容涉及的觀點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責任編輯:宋亞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