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金融如何暢通交通經濟“命脈”?
作者 李曄林 中國銀行研究院博士后
2月16日,人民銀行、交通運輸部、銀保監會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交通物流領域金融支持與服務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強調金融部門要把做好交通物流領域金融服務擺在重要位置,用好用足各項政策工具,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助力國民經濟循環暢通、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促進交通物流與經濟社會協調可持續發展。
(資料圖片)
《通知》對銀行業支持交通物流提出四方面要求
一是切實加強組織保障、內部激勵和產品創新。《通知》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健全工作機制,引導分支機構主動減費讓利,加大交通物流行業首貸、信用貸款支持力度;創新豐富符合交通物流行業需求特點的信貸產品,包括主動授信和隨借隨還貸款模式、基于動態交易和資金往來等的線上信用貸款、合理確定貨車貸款政策并適當提高相關不良貸款容忍度、對小微企業等提供貸款展期和續貸支持等;優化貨車ETC信用卡發行服務,在特定情況下盡可能給予授信支持。
二是用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根據《通知》,交通物流專項再貸款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2023年6月底,合格銀行可繼續按月申請,更好發揮引導撬動作用;地方銀行在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的支持下為相關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戶或司機等發放經營性貸款和其他貸款。
三是加強交通物流項目金融支持。《通知》要求銀行加大對“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交通物流項目、交通運輸“十四五”相關規劃項目等的融資支持力度。
四是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和批量核驗機制,與各類行政部門加強合作,降低銀行業金融機構信息收集成本和貸款審核壓力。
金融支持交通物流將有助于夯實經濟復蘇基礎
交通物流行業是市場經濟命脈,高質量的金融支持有助于夯實經濟復蘇基礎。在宏觀環境不確定性猶存、經濟尚未完全恢復的環境下,交通物流行業對金融支持的敏感性較高。
2022年4月,銀保監會先后發布了《關于金融支持貨運物流保通保暢工作的通知》和《關于銀行業保險業支持公路交通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要求和鼓勵銀行機構提高思想認識、加大資金支持、幫扶重點群體、提升服務效率、創新擔保方式、維護資金安全,積極做好相關領域的市場化融資支持,優化投融資環境。
在當時新冠肺炎疫情局部反復的形勢下,上述金融支持措施對交通物流行業起到了有力的扶持作用,2022年4月至9月,根據國家統計局披露的數據,交通運輸月度貨運量從40.70億噸提高至45.05億噸,客運量從3.25億人提高至4.84億人。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披露的數據,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LPI)從2022年4月43.80的低谷快速回升至9月末的50.60。
本次《通知》進一步要求做好交通物流領域金融支持與服務,推動交通物流提檔升級,幫助市場主體健康發展,是踐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的重要體現。
銀行業做好交通物流金融支持應從三方面發力
一是商業銀行要圍繞交通物流行業特點,優化信貸資源配置。如,自上而下從考核標準、激勵機制和產品體系等,向交通物流領域各類主體的實際需求靠攏,構建針對性的金融服務體系;做好貸款優惠和支持政策到期后相關貸款的接續轉換,避免行業性限貸、抽貸、斷貸的出現。
二是商業銀行應積極創新服務模式。商業銀行應與投行、金融租賃、汽車金融公司、保險、擔保等非銀金融機構加強聯動,為交通物流重點項目提供主題金融債和公司信用債承銷、銀團貸款等系列金融服務,提升融資便利度,降低運營成本。
三是商業銀行須加強政銀協同和銀企對接。如,依托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與轄區內銀行業金融機構建立的信息共享機制,充分運用各類要素信息,提升批量核驗的技術水平;同時,按照《通知》要求在車輛人員密集區設立業務辦理點、派駐服務專員、走訪“白名單”主體、設立線上客戶服務專席等,高效敏捷回應市場主體金融服務訴求。(中新經緯APP)
本文由中新經緯研究院選編,因選編產生的作品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選編內容涉及的觀點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責任編輯: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