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4日晚間,星輝環材披露2021年度利潤分配預案,其擬派發現金紅利約4.26億元。
2021年度,星輝環材盈利2.92億元。這意味著,公司不僅要分光當年利潤,還要啃老本。
那么,星輝環材為何要如此大規模派發紅利?因為賬面資金豐厚。
今年1月13日,星輝環材登陸A股市場,其IPO募資高達26.91億元。此前,公司招股書披露的募資計劃為5.64億元。即便是5.64億元募資,市場也曾質疑有超募圈錢行為。因為公司無任何債務,不缺流動性。
記者發現,作為星輝環材實際控制人,陳雁升家族直接間接持有公司85.92%股權。4.26億元分紅,陳雁升家族將分走3.66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度,公司業績增速已經明顯放緩,其實現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簡稱凈利潤)同比增速為32.08%,遠遠低于2019年、2020年超過100%的增速。
星輝環材的風險在逼近。受多種因素影響,國際原油價格大漲,星輝環材的采購成本必將大幅上升,市場擔憂公司業績變臉。
實控人家族四年分走5.34億
超高比例持股,超高比例現金分紅,陳雁升被市場質疑吃相難看。
根據星輝環材披露的2021年度利潤分配預案,今年3月4日,公司召開董事會會議,審議通過2021年度利潤分配預案。具體為,公司以截至今年3月4日公司股本總數約1.94億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22元(含稅),合計派發現金股利約4.26億元,剩余未分配利潤結轉以后年度分配,本年度不送紅股,不以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
2021年度,公司實現凈利潤2.92億元,應提取法定盈余公積約0.29億元,提取法定盈余公積后的利潤連同上年末的未分配利潤,剩余的可供股東分配利潤約為4.37億元。
可供分配利潤4.37億元,擬分掉4.26億元,占比約94.50%。
據披露,利潤分配預案是出席會議的所有董事集體商議、討論后擬定,理由是考慮公司目前經營穩健、財務狀況良好等情況,在保證公司正常經營和長遠發展前提下,提出本次利潤分配建議,加大對投資者回報。
星輝環材的董事會共計有7名董事,除了3名獨立董事外,其余的四名董事分別為董事長陳雁升,副董事長陳粵平,董事、總經理陳利杰,董事陳燦希。其中,陳雁升為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陳粵平系陳雁升配偶陳冬瓊之兄,二人構成一致行動人。根據招股書披露,董事陳燦希,1995年9月出生,2020年3月至今擔任公司董事,悉尼大學生物化學專業本科畢業,香港科技大學生命科學碩士在讀。正在讀研究生的陳燦希擔任星輝環材董事,這讓人有些意外。
從上述情況看,董事會基本上被陳雁升控制。
這次分紅,絕大部分將分給陳雁升家族。根據年報披露,陳雁升及其子陳創煌通過星輝控股間接持有公司股份7584.06萬股,陳冬瓊通過材料香港間接持有公司股份3728.17萬股。陳雁升、陳冬瓊和陳創煌一家三口直接間接合計持有公司約1.23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84.56%。此外,一致行動人陳粵平直接間接持有公司1.35%股權,陳雁升家族合計持有公司85.92%股權。
那么,本次4.26億元現金分紅,陳雁升家族將分走3.66億元。
記者發現,上市之前的2018年至2020年的三年,星輝環材也接連派發紅利,合計派發1.94億元,陳雁升家族借此分走了1.68億元。
綜上所述,近四年,陳雁升家族將通過星輝環材派發紅利方式分走公司5.34億元現金。
星輝環材2018年至2020年的大規模分紅就曾受到市場質疑。IPO之前,其三年凈利潤合計為3.72億元,分紅金額占凈利潤的比重約為52.42%,分紅后公司再融資。
而這一次,2021年盈利2.92億元,卻要分紅4.26億元,分紅率高達145.89%,且幾乎一次分光了歷史積累。
回過頭來看,陳雁升家族的做法似乎印證了此前市場質疑的圈錢行為。
供應商銷售區域集中度雙高
實控人忙著借助分紅大規模套現,市場卻在擔憂星輝環材的發展前景。
星輝環材敢于如此大規模分紅,源于超募資金太多。
今年1月,星輝環材通過闖關IPO登陸A股市場,募資高達26.91億元,而公司原本計劃募資不超過5.64億元,超募資金超過21億元。其實,即便是原本計劃的5.64億元募資金額,市場就曾質疑其超募圈錢。
超募資金投向哪里?公司決定將其中5.80億元永久補充流動資金,其余的超募資金用于理財。
錢多沒處花的現狀,通過分紅分給股東是最好的利益輸送方式。
星輝環材主要從事高分子新材料聚苯乙烯研發、生產與銷售,公司稱,目前,其年產超過18萬噸,2021年產量達到19.67萬噸,在華南區域產能規模排名第二。隨著本次IPO募投項目建設完成,公司產能將達到30萬噸以上,將在華南區域排名第一。
目前,國內聚苯乙烯尚不能完全自足,低端產品競爭激烈、高端產品不足,結構性問題突出。在研發及工藝、產業鏈方面,國內廠家與全球巨頭巴斯夫、陶氏化學等存在較大差距。
星輝環材規模較小,2021年底,公司總資產為8.88億元,本次募資金額,相當于3個星輝環材。募投項目達產后,公司雖然產能有明顯增加,但短板依然明顯。
星輝環材產品聚苯乙烯的主要原材料為苯乙烯,屬石油煉化下游大宗化工產品,價格變動隨原油價格的波動較明顯。苯乙烯采購金額占公司原材料采購總額的比例約90%。
去年上半年,隨著國際原油價格回升,星輝環材苯乙烯每噸采購均價較2020年度上升約40.21%。
今年以來,國際形勢更趨復雜,尤其2月下旬以來,受地緣政治因素等影響,國際原油價格大漲,機構預測,年內可能維持高位運行。那么,原油價格大幅上漲,必將帶動苯乙烯價格上漲,星輝環材采購成本也將上升,經營業績承壓在所難免。
要緊的是,星輝環材的供應商較為集中。根據招股書,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公司向前五大供應商的采購金額占同期采購總額的比例分別為81.27%、84.81%、81.97%、89.94%。公司解釋,供應商所處的石油化工行業主要集中在國有和大型外資企業,行業集中度較高。
與采購相對應的是銷售,星輝環材產品主要銷售給華南區域,上述同期,公司向華南區域銷售金額占比在70%左右。
綜上,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上漲,可能導致公司經營業績變臉。
實際上,2021年度,公司業績增速已經明顯放緩。2019年、2020年,公司實現的凈利潤分別為1.02億元、2.21億元,同比增長108.11%、116.62%。而在2021年,雖然凈利潤創了新高達到2.92億元,但同比增速放緩至32.08%。同樣,2019年、2020年,公司實現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簡稱扣非凈利潤)均為倍增,2021年為2.86億元,同比增速下滑至31.37%。
2021年,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為19.76億元,同比增長50.69%,明顯高于凈利潤、扣非凈利潤同比增速。
二級市場上,星輝環材首發價格為55.57元/股,上市當日就破發,盤中最高為52.34元/股,收報50.50元/股。隨后持續下跌,到3月9日,其收報39.14元/股,短短35個交易日,股價較發行價下跌了29.57%。
產品結構單一、產業鏈條短、高端產品不足、抵御風險能力低,星輝環材不謀求產業布局,卻忙于大舉分紅,令市場大跌眼鏡。(記者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