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王一鳴:調動民營企業積極性 實行統一的市場準入制度
中新社北京1月6日電 (記者 龐無忌)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6日在第十九屆中國改革論壇上表示,當前,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要大力提振市場信心,其中,最緊迫的還是要調動民營企業和企業家積極性。為此,他表示,要實行統一的市場準入制度,堅決破除所有制身份歧視。
王一鳴指出,2012年和2013年,中國民間投資增速分別高達24.8%和23.1%,但近年來民間投資增幅明顯回落,去年前10個月增長1.1%。民間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2015年曾經達到64.2%,目前僅占約55%左右。民間投資增速放緩,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重下降,固然有疫情沖擊和外部環境變化的因素,但更重要的還是民營企業預期轉弱、信心不足。
去年年末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從制度和法律上把對國企民企平等對待的要求落下來,從政策和輿論上鼓勵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
王一鳴表示,首先,要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中國民營經濟只能壯大、不能弱化,不僅不能離場,而且要走向更加廣闊的舞臺。要在理論上旗幟鮮明地對否定弱化民營經濟的言論進行批駁和抵制;在實踐中要糾正對民營企業的歧視性做法,為民營企業的發展營造良好發展環境,鼓勵支持引導民營經濟繼續發展壯大。
其次,統一市場基礎制度規則。實行統一的市場準入制度,堅決破除所有制身份歧視,解決該放的領域沒有完全放開、核心領域和關鍵環節設置門檻和隱形障礙等問題,全面排查和系統清理各類顯性和隱性壁壘,不得額外設置對民營企業的準入條件,解決事實上一些領域存在的明放暗不放、虛放實不放的問題,鼓勵和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國家重大工程和補短板項目建設。這也是官方提出的要求。
此外,針對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提振信心,王一鳴還指出,要營造公平競爭的法治化營商環境,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發揮數字技術對統一大市場建設的積極作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