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片前五龍頭集中度降18個百分點,是誰在搶市場份額
日前,在中國光伏行業協會2023年形勢展望研討會上,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公布了光伏行業制造端四個主要環節(多晶硅、硅片、電池片、組件)產業集中度的變化情況。值得關注的是,2022年硅片環節CR5(指業務規模前五名的公司所占的市場份額)的產量占比,由2021年的84%下降到了66%。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透露出,2022年光伏產業鏈的硅片環節出現CR5占比降低,但5GW規模以上企業增加的情況。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多晶硅和組件的產量占比變化不大,變化最大的是硅片環節,CR5的占比下跌了18個百分點,但是CR10基本上同比持平。2022年產量達到5GW以上的企業達到14家,而這個數字在去年是7家,也就是說企業數增加了一倍。”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王勃華表示。
“目前硅片環節的新進產能確實比較多。”一位硅片業內人士今天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雙良、高景、通合等新進廠商在2021~2022年投產的比較多,會導致前五的產能占比有一定下降。”
“我們企業關注行業集中度,基本看的是Top4第一梯隊的,從前四名的情況來看,應該是上升的沒有下降。目前優勢龍頭企業還是把控更多的市場份額。”某家組件企業負責人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據第一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根據隆基綠能(601012.SH)、TCL中環(002129.SZ)、協鑫科技(03800.HK)、雙良節能(600481.SH)、上機數控(603185.SH)、高景太陽能、京運通(601908.SH)、美科股份(A22097.SZ)、阿特斯(CSIQ)、高測股份(688556.SH)等十五家企業此前公布的到2022年末的規劃,到2022年末,硅片的產能將達到677.6GW。
一直以來,光伏的硅片行業呈現出龍頭集中的特點。被稱為“硅片雙雄”的隆基綠能(601012.SH)和TCL中環(002129.SZ)占據整個硅片市場接近六成的份額。
從出貨量來看,2020年硅片出貨量靠前的主要是隆基綠能、TCL中環等,2021年產量5GW以上企業共計七家。
不過,新進廠商是否真能稀釋并撼動整個硅片產業的競爭格局仍然有待商榷。
“無論跨界資本在熱錢驅動下入場掘金,還是老牌的光伏企業逐漸開始垂直一體化,這些都需要遵循一個共同的邏輯,即商業模式和企業經營是不是真正的成功,在于各個環節的核心競爭力。”隆基綠能相關負責人表示,如果某個環節存在明顯短板,這個環節會成為拖累經營成果的負擔。“未來,對光伏上下游產業鏈的各企業的專業化、創新驅動和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意味著在各環節都必須比別人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