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2月21日電 題:云南缺電減產帶動鋁價反彈,上漲空間還有多大?
(相關資料圖)
作者 劉冬博 國投安信期貨分析師
近期,云南地區缺電情況成為市場焦點,電解鋁部分企業開始逐步落實停槽,預計當地減產規模在70萬噸上下,后續執行仍需視當地降水等相關情況而定。受此影響,鋁價反彈。
電解鋁運行產能或降至近一年以來最低水平
云南是中國第二水電大省,2019年全省以電力為基礎的能源產業超過煙草,成為該省第一支柱產業。云南水電裝機量占比超過70%,水利發電量占比約80%,而豐水期水力發電占比可達到90%,且超半數電力外送,降水少直接造成電力短缺。
據媒體報道,2023年以來云南省大部分地區無明顯降水,2月云南省有90%的區域(113個站)出現氣象干旱。云南大部地區干濕季分明,干季(11月至次年4月)降水僅占全年的15%,極易發生干旱。云南省氣候中心預計2月中下旬大部地區氣象干旱可能進一步發展,2023年全省大部分地區降水總量正常偏少。因此在經過各方權衡之后,云南最終決定執行減產,以目前消息來看減產規模在70萬噸附近,2月底之前執行到位,基本符合此前普遍預期。云南減產之后國內電解鋁運行產能將下降至4000萬噸以下,為近一年以來最低水平。
云南作為國內電解鋁產能主要遷入地區,過去兩年頻繁受到能耗雙控和限電的影響。2021年因能耗雙控和限電要求,云南在5-6月和9-10月分別減產90萬噸和60萬噸。2022年全國高溫缺電問題再現,9-10月云南減產110萬噸。此次減產為過去三年以來的第四次規模化減產。
據國投安信期貨研究院統計,目前云南省電解鋁建成產能超過550萬噸(包括部分云南宏泰未投產產能),已投產產能525萬噸,當前運行約410萬噸。
2022年云南省出臺了《云南省綠色鋁產業發展三年行動(2022—2024年)》和《關于支持綠色鋁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規劃中重點提到了電力問題。每年初省級主管部門組織云南電網公司等對當年度電力供需形勢進行分析預判,確定當年電解鋁行業可用電量,按可運行產能平均后按月預分配到各電解鋁生產企業。
從政府規劃內容可以看出,未來云南省依然存在水電不足壓減用電負荷的可能性。
減產難給鋁價帶來脈沖式上漲
春節之后滬鋁震蕩回落,一方面來自美聯儲加息預期升溫的宏觀影響,另一方面來自鋁產業層面季節性超預期累庫的兌現以及成本下移的帶動。
2023年春節前后由于鋁供應基數偏高,消費又受到疫情放開的影響,供需錯配令累庫時間提前,累庫速度很快,鋁錠社會庫存從12月中旬不足50萬噸的極低水平快速攀升至120萬噸以上。不過,近日鋁錠、鋁棒累庫速度降至近年偏低水平,出庫量回升顯著,持續累庫壓力出現緩解,下游開工恢復給消費復蘇帶來積極跡象。成本方面,雖然陽極和動力煤價格仍有回落空間,累庫階段壓縮行業利潤的空頭邏輯持續壓制市場,但隨著云南規模化減產的開啟,通過打壓利潤壓制產能曲線的邏輯將會有所改變。
目前情況來看,減產消息經過較長時間的消化后或難以給鋁價帶來脈沖式上漲,但隨著3月國內運行產能降至近一年來低位,減產效果將在3月逐漸體現,盡管地產領域依然存在一定調整的壓力,但預計旺季仍會存在明顯的供需缺口,滬鋁具備上行可能性。(中新經緯APP)
本文由中新經緯研究院選編,因選編產生的作品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選編內容涉及的觀點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責任編輯:宋亞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