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研究員陳鳳英
11月10日和1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出席在越南峴港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和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五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第一階段會議時,分別發表題為《抓住世界經濟轉型機遇 謀求亞太更大發展》和《攜手譜寫亞太合作共贏新篇章》的重要講話。在世界經濟發生深層次變化的歷史進程中,習近平主席的演講洞察世界經濟發展趨勢、把握發展規律,向世界發出新時代中國聲音。11月13日,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陳鳳英做客人民網強國論壇,深入解讀習近平APEC主旨演講。
貢獻中國方案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習近平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指出世界經濟正面臨四個“深刻轉變”,謀求亞太更大發展要進行四個“繼續”方略,中國人民將開啟五個“新征程”。
陳鳳英指出,習近平提到的“世界正面臨增長動能、全球發展方式、經濟全球化進程、全球經濟治理體系的深刻轉變”這四大變化是對世界和亞太發展做出的正確判斷,即世界經濟在變,亞太地區也在變,亞太治理方式方法也要變。
強調推動制度創新和科技創新兩個輪子一起轉
在四大“繼續”方略中,習近平指出,我們應該搶抓機遇,加大創新投入,轉變發展方式,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要積極推進結構性改革,消除一切不利于創新的體制機制障礙,激發市場活力。面對新形勢新挑戰,唯有讓改革和創新兩只手一起發力,方能擰動亞太經濟的閥門、釋放強大動力。陳鳳英強調,過去我們的重點是科技創新,現在我們,本次APEC會議發表的聯合聲明也突出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兩個輪子”的問題。
分享中國經驗
習近平主席在演講中指出,堅持多邊主義,謀求共商共建共享,建立緊密伙伴關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新形勢下全球經濟治理的必然趨勢。
陳鳳英認為,習近平主席演講的亮點之一就是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提出。亞太伙伴關系要深化,就需要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這“五通”是習近平在APEC會議中首次提出,同時被寫入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五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宣言,這說明中國的成功經驗已成為亞太未來治理的理念或發展的方向。“這是亞太伙伴關系的認同性明確上升的體現,也說明全球對中國的這種治理理念和發展理念是認同的,亞太也一樣。”
他與APEC同行分享中國的成功經驗
陳鳳英指出,習近平主席的演講緊密結合中國現實。,告訴他們中國的創新已經發生的變化。尤其講到世界包容發展的時候,他明確提出中國是怎么做。比如脫貧問題就是中國成功的經驗,中國愿跟亞太地區共享。
體現大國擔當
習近平主席在演講中指出,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深知自身肩負的責任。近40年來,中國堅持對外開放,在走向世界的過程中實現了自身跨越式發展。展望未來,中國開放的力度將更大,惠及世界的程度會更深。
陳鳳英認為,不管在APCE還是在WTO,中國已經由過去的參與者、合作者轉變為設計者、引領者和強有力的推動者。通過開放經濟、創新增長、包容發展、互聯互通,中國已成為推動世界經濟、亞太地區向前發展的積極力量。“大國就是大國,它就要起到大國的引領作用,引領亞太和世界經濟向前發展。”
習近平主席本次提出的中國方案體現出中國的大國擔當
陳鳳英表示,習近平主席每次參加國際會議都強調世界在變。改變是世界發展的潮流。發展不能原地踏步,必須隨之改變,否則就會被整個世界潮流所淘汰。,尤其提出未來發展的創新、開放、包容。由此,中國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將會為亞太和世界創造更多機遇和福祉。(常紅 劉茹霞 朱欣 饒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