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廣州市國規委公布了《2018年經營性用地供地藍皮書》(下簡稱“藍皮書”),其中涉及46宗商住(含住)用地以及49宗商服用地。通過對比2017和2018年藍皮書供應情況,無論商住、商服用地供應計劃均有明顯增加,其中商住用地46宗合計365.6萬平方米,同比增加四成,體現了“加大居住用地供應”的決心。值得注意的是,根據藍皮書,整體土地供應半數都去往“廣州北”,尤其是白云和花都兩區。
此外,藍皮書與4月公布的《廣州市2018年建設用地供應計劃》中可用于公開招拍掛的總供應面積相吻合,同時藍皮書公布時間亦較往年早兩個月,可見2018年整體供地安排更加科學。
白云、花都交界將有大型“產住新城”
藍皮書顯示,2018年廣州可出讓商住用地共46宗合計365.6萬平方米,假如均能順利出讓則代替2017年成為近4年供地峰值。
從整體情況來看,白云、花都兩區預計可供應268.9萬平方米用地,占總供地量55%。根據廣州中原研究發展部監控發現,2017年至今,花都在土地市場上表現積極,其中商住方面依靠花都湖片區供地,商服方面積極推進中軸線融資地塊出讓。
藍皮書顯示,2018年白云供地重心集中在空港區及江高鎮,藍皮書上共計有10宗相關用地,總出讓面積達70萬平方米,結合花都湖片區待出讓的49萬平方米用地,廣州中原研究發展部預計,未來花都、白云交界將產生大型“產住新城”。
供地大戶由東轉向北
從各區計劃供應情況來看,白云區預計供應11宗地累計98.4萬平方米,成為全市供地第一大區,其中空港相關區域供應23.9萬平方米用地,江高鎮、白云湖車輛段分別供應29.7萬平方米、23.8萬平方米,可見供地主力片區均位于白云北部。
廣州中原研究發展部認為,隨著目前已規劃、在建的地鐵8號線北延段、12號線陸續推進,未來3-5年白云北部區域通勤條件將明顯改善,未來區域不但能承接周邊產業園、空港區員工居住需求,對于地鐵沿線上班族亦具有一定吸引力,故客戶群體較廣。
此外,商住地供應突破90萬平方米的行政區還有花都,其預計可供應90.4萬平方米,其中花都湖周邊區域累計可供應6宗共計49萬平方米用地,占區域總供應量的54%。除上述兩區外,其余區域供地能力相對“遜色”,第三位的增城可供應51.9萬平方米用地,雖然比去年計劃供地量增加20%,但與花都相差近40萬平方米。
另一方面,供地能力明顯下滑的區域為黃埔區,其中黃埔預計可供應41.1萬平方米,比去年計劃減少48%,該區越來越依賴簽約舊村改造項目供地。
商服“新片區”或帶動周邊樓市
藍皮書中有不少大規模供地的商服“新片區”,如天河科技園、琶洲西區、新隆沙、番禺市橋及鐘村;此外,今年預計將有3宗“巨無霸”交通綜合用地出讓,分布為陳頭崗(22號線)、白云湖、蘿崗車輛段。
其中,琶洲未來一段時間的出讓重心將以互聯網電商總部聚集區以西的區域為主;荔灣區新隆沙規劃發展方向亦比較清晰,將結合商住(預計供應1.9萬平方米)、商服(預計供應4.2萬平方米)發揮功能。另一方面,番禺市橋、鐘村板塊各有2宗商服用地待出讓,其總面積達6.2萬平方米,4宗地所在位置周邊目前開發程度較低,出讓商服地有一定“拓荒”意義。
廣州中原研究發展部認為,上述用地預計將對片區規劃、未來發展起重要作用,其周邊樓市亦值得重點關注。
除了供地大戶白云和花都,中心城區的天河在商服用地的供應方面也很亮眼。
天河區預計可供應26.2萬平方米商服用地,主要供應板塊為金融城、天河科技園,其中金融城今年已成功出讓3宗用地,吸引廣發銀行、中國人壽、太平人壽入駐,預計未來將“乘勝狙擊”,吸引更多優質企業落子,值得關注的是,除單宗面積1萬平方米以下的地塊外,本次藍皮書公布了金融城4宗用地面積在2萬平方米以上的地塊,其中“地標”金融城AT090927地塊在列,該地塊容積率16.4,總建筑面積達40.6萬平方米,最終由哪家企業收入囊中值得關注。
此外,天河智慧城今年預計可供應6宗累計9.2萬平方米用地,力度之大近年罕見,廣州中原研究發展部認為,由于智慧城發展歷史相對較長,目前已有中國移動南方基地、在建的網易總部等優質企業落戶,加上臨近市中心,為不少互聯網、創業公司所青睞,其發展前景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