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11日,以”開放創新的亞洲,繁榮發展的世界”為主題的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會盛大舉辦,匯聚了全球政、商、學術界等2000多名嘉賓,為亞洲和世界提供“博鰲智慧”。4月9日下午,“中國網+”積極響應年會主題,召開“智慧的價值”數字經濟分論壇,探索數字經濟對于人類生產生活、社會經濟等各方面的影響。
著名未來學家凱文·凱利、數字和共享經濟獨立投資人Jeffrey. Wernick、巫師世界CEO John D. Maatta, 機器人及人工智能專家Harry·Kloor、華美銀行執行副總裁Bennett Pozil、道合金澤葛琦等,就“數字經濟的人類全球協作”進行了深入探討。
中投視訊CEO苗步林、微影時代CEO林寧、云創天使董事長高東亮、領主科技創始人劉大鴻、原本區塊鏈創始人吳鵬、數字經濟協作創新實驗室發起人任峰等數字經濟探索者們,共同探討了推動數字經濟在行業中的應用落地問題。
凱文·凱利表示,未來人類的數字經濟將由機器人、VR、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等新技術驅動,人類將與機器攜手建設未來社會,逐步實現“使用權優于擁有權”的真正共享經濟。
嘉賓們的發言為當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大同社會、落實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提高數字經濟中的技術驅動力、人類協作提供了思路。與會專家指出,數字經濟體的價值基礎是社群協作,社群的關鍵要素是黏性和共同價值,而人類的文化則提供豐富的土壤,有利于在當今數字經濟浪潮中以價值為驅動,社群協作發展,將數字資產凝結成IP,并進入電子商務、影視文化產業、游戲產業中得到大規模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