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盛夏時節,烈日炎炎。走進劉興的溫室大棚,一股熱浪迎面襲來,一排排甜瓜秧苗綠意盈盈,長勢喜人,呈現出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
劉興是深州市北溪村鎮西凌消村的一名普通農民。不到兩年的時間,劉興成為擁有5個大棚、預計年收入達百萬元的果蔬專業種植戶,這背后還有一段與建行的故事。
“這棚甜瓜再有一個多月就能采摘了,你們到時可得過來嘗嘗。”看到建行衡水深州支行王華猛來了,劉興像見了自家的親戚,格外熱情。
劉興之前在外地打工,去年回到村里,看到村民們都開始種植大棚果蔬,他也躍躍欲試,“俺們村挨著饒陽縣,那里種大棚的多,市里也有高品質果蔬示范區的政策,技術、銷路都不愁,愁的就是建棚資金。”
“建個占地五六畝的溫室大棚,成本需要30多萬元。而建行的‘裕農快貸’就能貸30萬元,而且手續簡單。去年,王哥來村里給我辦了10萬元小額貸款,我心里一直都很感激,現在想要擴建,肯定第一個想到建行。”回憶起大棚種植的經歷,劉興感慨地說道。
在建行衡水深州支行的支持下,劉興今年又擴大了規模,由最初的1個溫室發展至3個溫室、2個冷棚共5個大棚,主要種植葡萄、甜瓜、豆角等瓜果蔬菜。“今年,我們全家在‘裕農通’APP申請分期貸款80萬元,當天就收到了無抵押的低息貸款。”劉興介紹道,“種豆角、甜瓜和黃瓜,一年三茬,僅一個溫室年收入可達36萬元,一年就把建大棚的成本賺回來了,5個大棚的收入比進城打工可高多了。”
金融“活水”來,果蔬產業興。劉興的故事只是建行衡水分行金融服務“三農”、扶持果蔬產業的一個縮影。去年6月以來,建行衡水分行與深州市北溪村鎮合作推出“村黨支部+銀行+農戶”的特色信貸模式——銀行負責推出低息免抵押信用貸款金融產品,鎮、村兩級創建信用鄉鎮、信用村,獲取授信額度,農戶提供營業執照、身份證、銀行卡、個人征信、信用村出具的證明,即可獲得“農業特色產業貸款”,此舉得到不少農戶青睞。
“建棚沒資金,經營有困難,就找黨支部,黨支部有建行做后盾。”在西凌消村干部的鼓勵和建行的金融支持下,回村建棚創業的“劉興”們越來越多。目前,建行衡水分行對北溪村鎮設施果蔬產業授信金額1億余元,貸款余額4000余萬元,助力村民新建350多個蔬菜大棚。如今,北溪村全鎮蔬菜大棚達1500多個,年產各類果蔬近1.8億公斤,年產值6億多元。
面對這喜人的收獲,深州市北溪村鎮鎮長強朝暉樂不可支,“俺們鎮的果蔬‘成績單’是建行這幾位‘親戚’給的!”
作者:趙文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