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有一個巢,人有一個家”,對每個人而言,家是感受親情的港灣。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又有很多孩子遠離了那溫馨的港灣,他們得不到與其他孩子同樣的愛與暖和,他們是誰呢?他們就是備受社會關注的留守兒童。兒童是祖國的花朵,更是未來的希望,要走進留守兒童的世界,多關心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讓他們都能感受到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
盡管留守兒童缺少父母陪伴的童年,失去了部分色彩,但并不是黯淡無光的,在社會的幫助下,他們的生活也正在變得五彩斑斕。例如,北京宜信公益基金會就針對鄉村留守兒童較多,缺少親情關愛的現狀,發起關愛鄉村兒童心理健康活動,為云貴地區的孩子們籌集苔花心理課,以社會情感學習和積極心理學為課程體系,開展的關愛兒童心理健康項目,以進一步加強對留守兒童的關心和呵護,營造全社會關愛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
關愛留守兒童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社會多一份關愛,孩子就會多一份溫暖。宜信用實際的行動守護兒童健康成長,在關愛鄉村兒童心理健康活動中,幫助兒童本人、教師、家長更好地了解學生基本心理健康狀況,及時預防疏導、有效干預留守兒童可能出現的心理危機事件,完善農村學校心理咨詢室建設,促進了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及茁壯成長。據悉,該活動自啟動開始,在云南尋甸縣、云南彌渡縣、貴州鎮遠縣等地,建立立體式鄉村兒童心理教育體系,持續深耕鄉村兒童心理健康教育領域。目前項目已建成心理教室12個、培訓鄉村教師1000名、鄉村心理課惠及鄉村兒童萬人。
關愛留守兒童,體現著一種有溫度的人文關懷,更是一項良心工程、社會工程。未來,宜信的“留守公益”還將從多維角度展開,從捐助、普法、心理輔導等方面為農村留守兒童提供援助,真正為孩子們的身心健康提供幫助,讓更多的孩子沐浴陽光,茁壯成長為祖國明天的棟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