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部長劉昆日前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作報告時表示,將加力提效實施好積極的財政政策。劉昆介紹,下一步將加速推進財政支出進度、專項債發行、減稅降費等舉措。
今年前7個月,廣義財政支出約20.1萬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約5%,但仍保持一定支出強度。但是,受收入不足掣肘,疊加地方支出縮減影響,今年財政支出進度略低于往年。
(相關資料圖)
財政部數據顯示,前7個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同比增長3.3%,較上半年回落0.6個百分點;預算完成進度為55.1%,低于過去5年56.5%的同期均值。
劉昆表示,將加強財政經濟運行監測和形勢分析,密切跟蹤地方和部門預算執行情況,用好財政資金直達機制,合理加快財政支出進度,全面提升資金支付效率,推動各項財稅政策盡早落地見效。
“今年前7個月公共財政收支進度差進一步擴大,從赤字使用率來看,后續財政支出有加速釋放的空間。”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鐘正生認為,根據經濟增長動能的變化,調整財政支出的力度和節奏,“托而不舉”將是財政逆周期調控的“底線”。
專項債發行是落實積極財政政策的重要抓手。根據財政部數據,今年前7個月,全國發行新增債29706億元,其中一般債4735億元、專項債24971億元。
進入8月,新增專項債發行明顯加快。劉昆表示,今年新增專項債券力爭在9月底前基本發行完畢,用于項目建設的專項債券資金力爭在10月底前使用完畢,研究擴大投向領域和用作項目資本金范圍,引導帶動社會投資。加強專項債券項目儲備和投后管理。
中國財政預算績效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張依群表示,三季度將進入全年地方政府債發行最快季,通過持續加大政府債務投資力度、加快投資節奏,吸引帶動民間資本跟進和社會消費增長。
“除洪澇災害、水毀工程重建等農田水利項目外,投資將更多集中在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在具體操作上,不排除地方債券資金將逐步向部分事關國計民生長遠發展的、帶有基礎性特征的競爭領域進行適度滲透,以增強債券投資的收益性和安全性,更重要的是彌補市場投資需求不足問題。”張依群說。
劉昆提及的下一步重點工作之一,即加強財政、貨幣等政策的協調配合,更好發揮協同效應。對此,業內普遍認為,四季度穩增長背景下,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仍是可選項。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專項債和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將是后續財政為基建投資提供資金保障的主要倚仗。8月和9月專項債發行節奏會顯著加快,銀行配套資金也會跟進。除加快專項債發行和使用進度外,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的作用也將得到進一步發揮,不排除額度上調的可能。
減稅降費政策也是下半年積極財政政策的重要體現。近期,為了穩定市場預期,減輕企業、個人負擔,財政部等多部門發布了一攬子稅費延續政策。比如年終獎單獨計稅個稅優惠政策,個稅匯算清繳400元以內免補稅政策等、小微企業增值稅減免政策等均延續至2027年底。此外,財政部等還出臺了一些針對性政策,比如減半征收證券交易印花稅,以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
以上為犀牛之星轉載內容,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