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地緣風險導致滯脹擔憂增加,全球資產價格出現一定波動。受此傳導,A股市場也處于震蕩下跌狀態。
在此情況下,A股市場多數公司提交價值信息類公告,其中包括業績快報、年報、首度披露月度經營數據、增持和回購相關公告。在業內看來,上市公司此舉有提振市場信心之意。
3月7日~3月11日期間,滬市共計232家公司提交價值信息類公告,主板210家,科創板22家。其中,91家披露業績快報和年報,涉及中遠海控、中國銀河、中國船舶等多家大中型公司;96家披露了經營數據,涉及貴州茅臺、通威股份、瀾起科技、大全能源等多家大中型企業。
記者發現,部分年度數據和月度經營數據均靚麗的公司,近期的股價也表現得較為抗跌,甚至是逆勢上漲。
多方業內人士認為,短期行情難以把握,投資A股需要具有中長期思維。中國市場估值處在歷史相對低位,且通脹壓力整體可控。具體布局上,短期低估值的穩增長領域可能相對更有韌性,注重倉位控制;若未來宏觀風險逐步化解,市場風格可能逐步重回成長。
上市公司頻傳捷報
今年以來,A股市場經歷1月的大幅調整之后,2月維持寬幅震蕩,但到了3月份又大幅震蕩下行。其中,3月7日開始連續大幅下挫,3月10日和3月11日有所反彈,但3月14日再回跌勢。
3月7日至3月14日期間,上證指數累計下跌6.50%,深證成指累計下跌7.35%,創業板指累計下跌6.48%。
在市場情緒偏弱之下,A股市場多數上市公司發布了價值信息類公告。
3月7日~3月11日期間,滬市共計232家公司提交價值信息類公告,主板210家,科創板22家。其中,91家為業績快報和年報、96家為經營數據、 45家為披露重大合同、項目進展等事項、 80家公司提交增持和回購相關公告。
其中,91家公司披露了業績快報和年報,涉及中遠海控、中國銀河、中國船舶等多家大中型公司。中遠海控公告稱,2021年度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94.85%、799.52%;中國銀河稱,2021年度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分別增長51.07%、42.87%。
96家公司披露了月度經營數據,這是A股市場上市公司首秀月度經營數據。其中,2022年1至2月,貴州茅臺營業總收入和歸母凈利潤均同比增長20%左右;瀾起科技實現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211%和157%左右;通威股份實現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分別同比增130%、650%左右。
另外,華峰測控、通威股份、瀾起科技、山西汾酒等公司今年前兩個月的營收和凈利潤規模均超過去年第一季度的規模。
從股價上來看,雖然目前A股市場大面積下跌,但是部分年度數據和月度經營數據均靚麗的公司,近期的股價也表現的較為抗跌,甚至是逆勢上漲。
比如:3月7日~3月14日期間,瀾起科技下跌2.58%、貴州茅臺下跌4.52%,均跑贏大盤;華峰測控上漲1.49%、通威股份上漲3.04%。
在業內人士看來,基本面優質且行業前景較好的公司,在短期股市下跌時有些仍表現的抗跌或者股價上漲,長期而言趨勢一般是向上的,所以投資者可選擇優質龍頭股或者是優質龍頭基金做價值投資。
“在短期市場下跌的時候保持一個低倉位,避免凈值回撤,是短期避險的一個策略。但是從長期來看,我們還是要做好公司的股東或者持有優質基金,才能取得長期投資的勝利。”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也稱。
“需要具備中長期思維”
A股市場此輪下跌會持續多久,后市市場風格如何轉變,需要關注哪些領域的投資機會,這些都是目前投資者較為關注的問題。
“要把握短期行情,是很難的,尤其是在由外圍因素沖擊的時候。所以,很多時候我們需要中長期思維。”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荀玉根稱,比如看未來兩年,A股當前的位置是相對低位。以長遠眼光看的話,這個位置掙到錢的概率還是非常大的。如果資金不著急用,能扛住中間的波動,著眼長遠一點,可能更能夠獲得較高回報。
“短期仍需耐心等待情緒底,市場中期轉機可能需待漲價壓力緩解和通脹水平見頂。”中金公司也在研報中指出。
中金公司認為,中國市場中期在全球市場中可能相對有韌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中國當前所處的增長與政策周期相比海外更有利;二是中國市場估值絕對估值處在歷史相對低位,與其他主要市場相比相對估值也具有吸引力;三是中國的通脹壓力整體可控。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荀玉根也稱,隨著外部擾動因素逐步褪去,內因將成為影響A股走勢的正能量,全年震蕩格局,過去2個多月的回調,為后面行情留出了空間。“兩會”中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全年GDP增長目標是5.5%左右,是市場預期值5%~5.5%的上沿,相關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
在中金公司看來,短期市場在宏觀風險和不確定性仍存的背景下,低估值“穩增長”板塊可能會有相對收益,若未來宏觀層面供應風險逐步緩解,增長預期逐漸企穩,風格可能逐步重回景氣度較高的成長風格相關領域;另一方面,中下游制造業對成本上升的風險近期再度充分反應,若上游價格未來出現見頂信號,中下游制造業在盈利反轉驅動下有望迎來轉機。
“關注價值板塊,成長進攻。”荀玉根分析稱,一方面,低估值、低配置的銀行和地產未來仍可能繼續上漲,只是超額收益的空間可能不大, 站在當下,大金融中應當重視券商,券商受益于政策且盈利不錯。
“另一方面,在政策和業績的催化下,成長有望逐漸占優。不過成長內部也會有分化,結合當前成長行業內部基本面差異、政策支持力度以及前期表現,我們認為接下來低碳經濟中風電、光伏、特高壓等,數字經濟中的云計算、數據中心等值得關注。”他同時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