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4月迎開門紅,滬指漲0.94%,深成指漲0.91%,創業板指漲0.28%。A股后市怎么走?看看機構怎么說:
①中信證券:政策二次集中發力,把握中期修復趨勢
中信證券研報稱,預計穩增長政策從全面鋪開轉向集中發力,市場多項悲觀預期先于基本面提前見底,二季度開始經濟對市場的負面影響在減弱,建議把握二三季度中期修復的趨勢性行情,堅定布局“兩個低位”品種。
具體包括:①估值處于相對低位的品種,建議關注地產信用風險預期緩釋后的優質開發商、物管和建材企業,現金流明顯改善的通信運營商,新基建領域的智能電網及儲能和受益“東數西算”的數據中心和云基礎設施,具備新材料等新業務發力能力的精細化工企業。②基本面預期處于相對低位的品種,重點關注受成本問題壓制的中游制造在商品價格見頂后的配置機會,如智能汽車及零部件、光伏風電設備等,基本面預期仍處于低位的航空、酒店和百貨商超。
②光大證券:一季報可能成為行情分水嶺,關注穩增長與消費兩條主線
光大證券表示,一季報可能成為行情分水嶺。4月份市場可能會有比較積極的表現,一方面一季報業績仍然是市場的支撐因素,另一方面政策等因素也會促使風險偏好的修復。但一季報之后,市場可能會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短期一季報超預期個股可能會有不錯的表現,中期關注有望超預期的行業。根據行業超預期二維模型,經濟下行期建議選擇穩定型的行業。推薦關注穩增長(建筑、建材、地產、地產鏈等)以及消費(白酒、醫藥、家電、零售等)兩條主線。
③國君策略:建議做好防守反擊,關注低估值與盈利改善的交集
國君策略表示,A股已從增量市場進入到存量博弈,這使得交易層面立即沖破壓力區的期望極易落空。春天最終會來,要有信心。但是,在現有政策組合和基本面預期下,需求和信用寬松的路徑清晰之前,認為上證指數3100-3400震蕩,現階段建議做好防守反擊,而非趨勢反攻。投資上重點應該聚焦于低風險特征股票,關注低估值與盈利改善的交集,行業選擇的重點在于消費與周期板塊。
具體而言,方向有三:①順通脹和高股息:煤炭、化工資源品;②to G端或公共投資方向:光伏、風電、電力運營、電網、建筑等;③困境反轉與盈利確定性:生豬、白酒,消費者服務;關注Q2消費建材、輕工等部分中游的底部彈性。
④興業證券:修復繼續,聚焦三個方向
興業證券研報稱,“政策底”+“市場底”已經出現。當前仍是情緒修復窗口,指數震蕩整固,重在結構。結構上,聚焦房地產+高股息+一季報超預期三個方向。①房地產(國企地產、信托):一方面,地產政策放松預期持續升溫,有望帶動國企地產估值進一步修復。另一方面,地產信用風險逐步化解,也帶來相關標的落后補漲的機會。此外,也可關注同時受益于政策放松預期和地產信用風險緩和的信托。②高股息(銀行、券商):一方面,全球市場仍處于高波動的亂局中。另一方面,國內政策放松預期持續升溫。銀行、券商等高股息板塊兼具安全性與政策驅動,進可攻退可守。③一季報超預期(半導體、化工、軍工、醫藥、有色及煤炭):季報期業績超預期的板塊一般表現較好。當前提前披露一季報預告且預贏的個股中,半導體、化工、軍工、醫藥、有色及煤炭披露率較高,板塊整體超預期的概率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