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樣的結構上面存在配置機會?影響港股表現的重要外圍因素——美國市場,應該怎么看?
(相關資料圖)
華泰證券策略團隊近日公布了最新港股投資策略。
他們認為,港股政策底已現,結構上仍存在進攻機會。市場關注點轉向對穩增長力度的博弈,有如下原因:
1. 恒指目前點位距1月高點仍有16%的空間,其中電商/生物醫療行業仍有21%/34%的空間;
2.美國新增非農數據連續兩個月不及預期意味著就業市場大方向上仍在有序降溫,SPX指數Q2盈利增速顯示美國經濟小幅降溫,海外流動性預期有所改善;
3. 國內7月PPI同比或迎來22年年底以來首次企穩,國內經濟去庫→補庫的判斷或更為積極。
在配置方向上,他們建議關注高性價比的結構:部分順周期行業(消費建材、工業金屬、鋼鐵)以及與1月末點位仍有較大修復空間的獨立景氣行業(游戲、電商、醫藥)。
市場對美國經濟軟著陸預期抬升
對于影響港股表現的重要外圍因素——美國市場,他們認為,最新的非農數據指示美國就業市場處于有序降溫中,但薪資增速存在隱憂。
美國經濟、就業市場仍然呈現“韌性+放緩”的特征。從就業市場來看,美國7月非農就業人數(18.7萬人)為過去16個月以來第二次不及彭博一致預期(20萬人),但薪資增速維持偏強特征。7月時薪環比增速(0.4%)高于市場預期的0.3%。
經濟方面,美國二季度GDP環比增速2.4%,高于彭博一致預期(1.8%),韌性的經濟及偏強的薪資增速抬升了市場對美國軟著陸的預期,新增非農連續兩個月不及預期也意味著就業市場大方向上仍在有序降溫,有利于緊縮政策預期緩和。數據公布后,Fed Watch數據顯示9月美聯儲暫停加息的概率上升,美債利率、美元指數均小幅回落。
美股Q2財報顯示美國經濟小幅降溫,消費、TMT板塊業績環比有所回升。截至8月5日,SPX指數成分Q2市值披露率約為65%,盈利高于分析師預測的占比環比回落至72%。
根據已披露樣本,23Q2美股營業收入TTM同比回落至7.6%,環比回落至0.9%,凈利潤TTM同比下降11.4%,環比增速回落至-2.5%,美國經濟有序降溫。具體來看,受到大宗商品價格下滑影響,資源品同比增速均有所回落;在超額儲蓄及強就業增長的保護下,Q2美國消費韌性強于市場預期,零售業、食品、飲料與煙草等消費行業凈利潤同比增速環比均有較大幅度回升;TMT行業中,AI端雖尚未開啟盈利,但在降本增效、云服務需求景氣的情況下,業績增速環比也有所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