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鳳凰網財經訊 8月23日,大盤全天低開低走,三大指數均創年內收盤新低。截至收盤,滬指跌1.34%,深成指跌2.14%,創業板指跌2.3%。數據顯示,北向資金再度大幅凈賣出104.61億元,深股通開通以來首次連續13日凈賣出,8月以來累計減倉接近750億元。
盤面上,核污染概念股表現活躍,其中環保股再度走強,中電環保、正和生態、綠茵生態漲停;養殖、鹽業股震蕩走強,大湖股份、江鹽集團漲停。數據要素概念股走勢分化,零點有數、三維天地、中國科傳漲停。減速器、機器人概念股盤中沖高,豐立智能20CM漲停。下跌方面,券商股展開調整,太平洋盤中觸及跌停。信創概念股震蕩走弱,中國軟件跌停。
總體上個股跌多漲少,兩市超4300只個股下跌,上漲個股不足600只。滬深兩市今日成交額7059億,較上個交易日縮量1124億。板塊方面,環保、煤炭、養殖、醫藥商業等板塊漲幅居前,CPO、軍工、證券、次新股等板塊跌幅居前。
機構觀點:
中銀證券表示,市場底伴隨政策底和經濟底將逐步鑄牢。經濟結構升級,工業化起飛階段的傳統產業如地產、基建等面臨改造變遷;新興產業如數字經濟、高端制造正孕育發展。新舊產業不平衡帶來一定風險釋放有經濟發展階段的客觀性,也是新業態下需要政策調整的必要性。從產業趨勢角度,應該正視當前的風險是局部性的,而非系統性的。
行業方面,建議以TMT+非銀作為參與市場修復階段持倉主線。活躍資本市場政策定調,券商行業有望持續,2015年以來券商行情啟動的頻率下降但勝率有明顯提升,市場脫離底部離不開券商指數的積極作用,即券商指數的發起是孕育全A指數底部脫離的必要條件。此外,關注主導產業及TMT/AI產業鏈,硬件方面基礎設施資本開支上行,形成供需兩側錯配;軟件方面資產輕及成長性好,疊加平臺和技術優勢,龍頭創造現金能力更強。強產業趨勢能抵御周期性波動帶來的沖擊,在全A盈利彈性大幅上行的可能性未能得到驗證的初期,TMT仍是難以忽略的重要配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