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預示著今年必將是我國“三農”工作至關重要的一年。十九大報告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給出了黨和國家層面的具體實施意見,加之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新時代背景下,鄉村發展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鄉村振興蓄勢待發。具體如何實現鄉村振興也成為今年兩會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
“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滯后于全國經濟發展水平,成為農業經濟發展的瓶頸,也成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障礙。”全國人大代表王士嶺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
鑒于此,王士嶺建議將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納入鄉村振興戰略,作為公益性產業、民生產業、全民生活質量產業,優先發展。
談到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產業發展嚴重滯后的原因,王士嶺說道:“40年來,我國也產生了不少商業模式,例如,農產品批發市場+冷鏈物流模式,產地農產品+冷鏈物流模式,中央廚房+配送模式,冷鏈物流基地+第三方冷鏈物流模式,等等。這些模式各有所長,各有所短,但沒有得到官方認可和推廣。理論界和業界人士形不成共識,導致行業投資猶豫不決,發展步伐緩慢。”
此外,產業規劃落實不利,失去快速發展的時機。“各級政府做過不少冷鏈物流發展規劃,由于產業投資大,回收期長,發展模式不清晰,很多規劃落地狀況不良。而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土地價格飆升,冷鏈物流投資失去了多次發展機遇。而今城市建設用地,價格已經讓冷鏈物流企業不堪承受。”王士嶺表示。
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在中高端消費、現代供應鏈等領域培育新的增長點,形成新動能,加強物流基礎設施網絡建設。在王士嶺看來,這為農產品冷鏈物流產業發展指出方向。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指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把實現鄉村振興作為全黨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動。”“在要素配置上猶縣滿足,在資金投入上優先保障,在公共服務上優先安排,加快補齊農村農業短板。”“實施食品安全戰略,完善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標準體系,加強農業投入品和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健全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監管體系,重點提高基層監管能力。”“重點解決從產品銷售中的突出問題,加強農產品產后分級、包裝、營銷,建設現代化農產品冷鏈倉儲物流體系,打造農產品銷售公共服務平臺。”
對此,王士嶺認為,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將納入鄉村振興戰略,得到快速發展。
王士嶺還提出了系列具體建議,比如全國、省和地級市要做好或修編冷鏈物流發展規劃,并將規劃落地;建議中央、省屬國有大型企業參與冷鏈物流工程的建設;建立冷鏈物流發展基金,實行低利率或零利率政策……
其中還提到“冷鏈物流工程占地予以劃撥,或底價轉讓”。王士嶺告訴本報記者,在城市建設用地價格低廉時期,我國冷鏈物流工程建設速度很慢。隨著城市建設土地價格的攀升,冷鏈物流工程已經失去了良好時機。為保證城市必須的大型、綜合性和專業性冷鏈物流工程的發展,建議特別制定冷鏈物流工程用地政策,可以作為民生工程用地,實行劃撥政策,或底價轉讓政策,保證冷鏈物流工程的用地供應。若干年后,待這些工程需要搬遷時,仍用以上政策,供應土地,實現土地的轉換。